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质量供给侧改革在认证认可领域的应用

嘉峪检测网        2017-06-14 20: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在适度扩大总需要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因此,提升质量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质量。认证认可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其核心作用是传递信任,促进发展,是提升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认证认可与行政许可 

    在党和国家持续提升质量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管理部门职能变革将以现代公共管理模式为理念,以政府为核心建立开放主体体系,更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结构变化,最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力量,为最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谋取公共利益。在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以国家、社会、市场的三元结构将逐步取代一元化的国家公共管理传统体制。这种多极化结构将对国家垄断公共职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倒逼公共职能进行调整与重构,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在此过程中,妥善处理好认证认可与行政许可的关系与矛盾不容回避。通过引入认证认可方式,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职能过程中,其角色将由传统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强调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督转型,合理配置行政程序和行政资源,促进依法行政和管理增效。同时也有效避免重复认证认可与行政许可之间的交叉与重复,最终推动传统计划经济的“行政许可”向市场经济的“认证认可”转变。 

 

    认证认可市场化进程 

    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证认可主体,应当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权威、真实、准确、方便的产品信息和认证结果。长远看来,传统的“官办”认证认可主体消除“体制庇护”逐步走向市场,参与市场,共同营造公开、公平的认证认可市场环境已经成为必然,进一步制订、完善与认证认可主体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是真正促进认证认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保障。 

    除此之外,认证认可主体及认证认可行为的市场进程还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推进认证认可产业顶层设计。协调各类认证认可行为主体,打破行地区行业条块分割,加强机构、人员资质、资格的宏观管理,为认证认可主体市场化提供客观前提;二是明确认证认可主体功能定位。厘清认证认可主体功能与市场化业务范畴,对涉及国家核心利益与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领域继续保留认证认可行为的公益性地位,同时注重协调此类主体的功能分配和经营形式;三是提升认证认可主体的核心竞争力。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认证认可打破区域、领域限制,以独立主体参与国际通行的认证认可行为,在双边及多边互认过程中提升认证认可的规范性、权威性是认证认可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认证认可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所在。 

 

    认证认可与质量供给侧改革 

    决定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均蕴含在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等产业链的全过程中,最终要依靠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来实现。认证认可作为公认的现代质量技术基础,既是提高产品、服务等供给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作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工具。受制于长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之公信评价工具和信任传递机制缺失,我国传统的供给体系和消费过程常因缺乏辨识手段而导致“供需错配”。加强认证认可过程,一方面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状况等真实信息,引导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向企业传递质量评价、消费偏好等市场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优化,扩大有效供给。 

    在当前“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贸易一体化形势下,认证认可还是改善和提升中国质量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工具,有效减少技术风险和市场壁垒,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中国质量“走出去”和“请进来”。 

 

    认证认可业态思考 

    2016年,质检总局会同30多个部委制定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针对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行业,联合发布实施的专项规划,充分体现了认证认可工作的基础地位和广泛程度,同时也为认证认可行业、产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认证认可核心作用就是在各方之间传递信任,推动形成质量提升的联动机制,在建成质量提升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才具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条件。以ISO9001标准升级换版契机,一方面推动企业选择个性化认证服务,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开展适合各个行业特殊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积极研发和推进新型管理体系认证项目,满足相关行业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新需求。

    要推进认证认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在特定的领域和区域率先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示范项目,进一步突出公共服务属性和共建、共享功能,并逐步展开联盟认证、联网服务、联动协作,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获取低成本服务,发挥支持“双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提升质量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要推广认证认可示范区。加强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等一批成功经验在认证认可产业的复制、推广,积极筛选具备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创建认证认可示范区,优先在示范区试点改革创新举措,为认证认可改革发展先行先试和积累经验。 

    要推动认证认可信息共享。大力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打造“互联网+认证认可”新模式。推动与国家政务信息、企业信用信息与认证认可信息共享的无缝对接。发挥认证认可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传动轴”作用,为供应者与消费者提供信任桥梁,激活新的消费需求。  (江苏泰州检验检疫局 周伟伟)

分享到:

来源:质检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