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近日,深圳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物理所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发现块体非晶合金在受到高频超声加载(20000 Hz)作用时,在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约35 MPa)、远低于玻璃转变温度(接近室温)时就可以在几秒之内迅速产生均匀的塑性流变,称之为超声塑性。
2020/11/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 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 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 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 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2020/11/13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金属和合金经塑性变形后,由于空位、位错等结构缺陷密度的增加,以及畸变能(晶体缺陷所储存的能量)的升高将使其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高自由能状态,具有自发恢复到变形前低自由能状态的趋势,但在室温下,因温度低,原子活动能力小,恢复很慢,一旦受热,温度较高时,原子扩散能力提高,组织、性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2020/1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清华大学的赵沧、卡内基梅隆大学的Anthony D. Rollett和弗吉尼亚大学大学的Tao Sun(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利用告诉X射线成像技术对锁孔形成进行了细致的观测。研究介绍,高速X射线能够在Ti-6Al-4V合金中对由锁孔尖端的临界失稳所造成的孔结构进行原位观测。
2020/11/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以耐候钢、合金结构钢、紧固件用钢、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为案例,回顾并展望了与耐腐蚀、高强度、高品质等相关的材料发展动向。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技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从全产业链流程的组织与性能调控进一步转向合金化的再认识与利用,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应该考虑的问题。
2021/01/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淬火后不转变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RA)。因此,当钢没有淬火到Mf(或马氏体光洁度)温度时,就会出现残余奥氏体;也就是说,温度没有低到足以形成100%的马氏体。由于含碳量超过0.30%的合金中的Mf低于室温,因此在室温下可能存在大量未转化的残余奥氏体,并与马氏体混合。
2021/03/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随着镁合金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相关行业将对其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塑性改善和耐蚀性提升两个方面。镁铝合金作为当前应用量最大的镁合金材料,对其腐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04/16 更新 分类:生产品管 分享
近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出一种被称为“Mighty Mo”(超强钼)的耐热钼合金配方,可配合电子束熔化(EBM)3D打印,这种合金能承受极端温度,甚至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应用的苛刻要求。
2021/04/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芯片封装绑线设计: 1.金线的选择,2. 芯片pad设计规则;WB工艺主要从:工艺,主要参数对键合的影响,劈刀的选型,打线可靠性标准,线弧设计,常见不良及原因分析和如何提升打线效率几个方面。
2021/06/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采用原位膨胀分析仪(SWE)对不同克容量的硅碳体系电芯进行化成过程厚度膨胀分析,发现随着硅碳负极克容量的增大,电芯的膨胀厚度也增大,这主要与形成硅碳合金时硅结构膨胀有关,研发人员应合理调控硅碳比例及修饰硅基材料结构来抑制结构膨胀。
2022/02/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