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质检总局通报2014年铅酸蓄电池产品质量全国联动监督抽查结果

    共发现1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涉及容量12批次不合格,占不合格总数的70.6%;低温起动能力4批次不合格,占不合格总数的23.5%;耐振动能力、充电接受能力、防爆能力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各有1批次不合格,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5.9%。

    2015/01/13 更新 分类:监管召回 分享

  • 锂离子电池UN38.3的测试

    《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中的第3部分38.3条款,即为通常所说的UN38.3,这是联合国针对危险品运输专门制定的规章,要求锂电池在运输前必须通过高度模拟、高低温循环、振动试验、冲击试验、55℃环温下短路试验、撞击试验、过度充电和强制放电试验。

    2016/10/3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锂电池UN38.3运输条件鉴定标准第六版变更A1解析

    目前,联合国发布的UN38.3最新版本为ST/SG/AC.10/11/Rev.6/Amend.1,其中涉及的修订有.....

    2018/04/0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锂离子电池热分析及测试方法超全总结,必收藏!

    锂电池产热的影响: 1. 放电/充电过程,特别是大倍率充放时会产生大量热量; 2. 内部热量聚集,会引起内部温度升高; 3. 影响电池材料热稳定性,并发生性能衰退; 4. 影响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和适用性,由此引发的安全性和地寿命等存在制约; 5. 低温下启动内部极化大,瞬时发热量会造成电池的不可逆损失。

    2019/08/29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 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气泡缺陷研究

    粉尘、水分和毛刺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因素。严格控制电池生产环境的粉尘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生产环境粉尘控制不足会导致涂层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表面质量对电池使用性能影响很大,如果极片上存在气泡等异常点,会使电池的循环寿命、放电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因此,涂布液的脱泡技术和涂布

    2020/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TVS管在汽车类电子的传导抗扰测试中

    在汽车类电子的传导抗扰测试中,有一个测试项目是P5脉冲抗扰度测试,这个测试项目的测试目的是衡量汽车电子、电气设备在抛负载的情况下的使用性能正常性。具体的P5脉冲发生在正在放电的电池被松开的瞬间,而这时交流发电机正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与此同时,其他的负载仍然接在交流发电机上。

    2021/04/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不同极片数量对锂离子电池膨胀力的研究

    本问研究了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膨胀对电池模块和电池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极片数越多,膨胀力越大,膨胀速度越快,在1000次循环后容量发生衰减。这表明电极片的数量越多的电池,在相同大小的模块电池中产生的膨胀力越大。因此,每个结构组件都需要设计更坚固,确保模块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具有更多极片的模块电池因其膨胀力较强,会导致电池的容量更快衰减,故应

    2022/11/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电磁兼容设计及测试技术分析

    电磁兼容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2016/05/11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实验室如何管理你的化学药品

    储存危险化学药品的场所应具备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

    2016/10/26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北科大Adv Mater:石墨烯插层二硫化钼用作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理论容量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组装简便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储能系统。然而二价锌离子与宿主材料之间的强静电作用、正极材料溶解、锌枝晶生长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中性或弱酸性电解液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开发与之匹配且能够高效、快速、稳定储锌的正极材料是推动水系锌离子电池发展的关

    2021/02/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