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政策
近10年国家层面出台政策进一步规范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政策主基调聚焦“标准化、集聚化、品牌化”。通过推动中药材产品原产地认证、建设中药材追溯系统、支持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举措,实现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划化发展;通过推动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认定认证一批中药材生产基地等举措,实现中药材种植集聚化发展;通过启动中药材“三品一标”行动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中药材种植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二)地方政策
四川、江西、安徽等省份纷纷出台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及法律条例,推动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升道地中药材质量,以及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
二、中医药种植产业现存问题
我国中药材产业尚处在成长期,现阶段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栽培技术落后、产地加工不规范、标准化研究不足等诸多问题。
(一)种植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中药材种植仍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种植分布分散,成片种植少,集约化程度较低,难以标准化。此外,药材种植区域多在山区,信息和交通落后,种植基地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种植难以规模化,批量供应能力很低,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形成气候。
(二)中药材种植生产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中药材种子种苗长期以来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研究,存在部分药材基原混乱、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技术体系缺乏、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道地性不能保障、有效成分低等问题,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质量参差不齐。
(三)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市场供需信息闭塞
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引种,跟风种植市场热销中药材等问题,导致部分药材种源混乱、品种变异、品质降低,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材道地性不突出。此外中药材种植生长管理较为粗放,供需信息交流不畅,缺乏长期的利益供给机制,价格起伏幅度过大,阻碍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四)品牌打造和产业集成滞后
中药材种植集约化程度低,中药产业的种植、产地初加工、生产、流通、产品开发等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整合,中药材产业上下游脱节,没有形成大品种、大品牌、大产业链。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
(五)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中药材科技研究高层次人才团队缺乏,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尚未形成,中药材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能力建设还需提升。
三、中医药种植产业发展机会
(一)从源头夯实质量基础
农业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过去10~20年中药农业发展落后,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采挖,严重制约了中药工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化药、生物药的原料和普通农产品存在本质不同的是,中药材作为中药工业中药原材料,其品类多,不仅要求产量,还有疗效好、生态适宜性等要求,这对中药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黄璐琦院士提出以“有序、安全、有效”为目标,以科技创新驱动中药材生产“八化发展”,即: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法制化。
(二)优化产业组织模式,缩短交易环节
国家于2002年开始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生产企业组织建立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因较好的经济效益、惠农政策和产业带动作用,受国家产业扶贫工作的大力推广,全面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生产加工组织模式。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对药材进行干燥、分等和分销等卖给具备经营资质的中药材经销商(经营企业),再转到中药材交易市场。以往中药企业主要通过到药材市场采购获得工业原料,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下,通过订单生产实现原料药的精准生产对接,压缩了传统药材市场交易份额,同时也降低采购成本。这是当前中药材种植最为普及的产业组织模式。
但是,种植是亏钱的,国家自推行GAP认证以来,所有以公司化运作的生产基地,从生产管理到采收加工,其人工成本极高,且质量得不到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才逐渐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相对稳定的产业模式。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张,优质种子种苗的需求大大增加。相比过程复杂、农业风险极高种植环节,中药材优质的种子种苗培育成为中药农业创新突破关键,也成为当前中药种植业中利润最高点。
(三)抓住中药材农业发展核心——种子种苗繁育
中药产业的最前端是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一般由科研机构和高校掌握关键技术,一部分特殊稀缺药材的培育技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例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药材。
育种机构通过培育新品种,转让新品种经营权获得高额利润,种子种苗机构通过生产培训稀缺种子种苗,获得较高利润。例如2019年初,工业大麻概念股最热的时候,某上市公司以6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山西某研究机构10年前培育的工业大麻的新品种,2015年成立我国第一家中药材种子种苗规范化生产经营企业——国药种业,于2020年实现创收。
四、中医药种植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一)运用“互联网+”,发展药品“追根溯源”体系
市场上80%的中药材来源人工种植,由于当前种植技术不成熟,种植不规范,中药产地的生态环境不稳定,炮制品的粗制滥造,相关部门监管缺乏等因素造成中药材本身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如近年发生的“问题银杏叶”等事件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矛盾,降低了民众对中药行业的信任度,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极大地制约了中药行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中药模式成为新选择。企业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贯穿中药行业上游种植、中游加工、仓储到贸易、物流直至终端服务等环节,从而建立完善的“追根溯源”体系,客户通过“扫一扫”或新型方式可以追溯到药品的源头。完善的追溯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消费者对于中药产地和安全性的质疑,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二)中医药企业中的数字化应用
大数据在中医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中医药企业也开始尝试进行数字化转型。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提到,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
传统的上游产业(药用的动植物、中药材等)面临着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波动等问题。由于中药种植有散户、地方农户,也有药厂或者其他供应商企业,没有统一的种植规范,中药材的质量很难把控,在药材流通的过程中,交易成本随之变高,运输过程中也同样会影响药品质量。与此同时,中游产业(中药饮片、中成药、配方颗粒等)的质量受到上游原料质量和价格的影响,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原有的下游终端主要销售渠道为医院等医疗机构和实体药店。
现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和工具,在上游和中游,可实现中医药材规范性种植、标准化生产过程,中药材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可被监管和溯源,物流整合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在终端销售,可以利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销售渠道,提升整体销量。同时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快速发展,当前已经可以实现线上预约挂号,线上问诊、诊疗,开电子处方、机器人进行中药抓取、中药代煎、配送上门等整一个诊疗开方配药取药服务流程。取代了原本的线下看病环节,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看病的时间,也可以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