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国家标准描绘美丽乡村精彩画卷

嘉峪检测网        2015-09-26 18:40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27日发布,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国家标准查询网(www.spsp.gov.cn《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27日发布,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依,使乡村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有章可循,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据可考。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制订,既充分体现出农村的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又客观反映了各地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因而才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和创新驱动力。

  概括起来,国标至少有五个特点:

  一是强调“村民主体”。就是着力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围绕他们的需求去开展建设,时刻关注和提升他们的满意度,这一理念应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二是强调“政府引导”。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首先体现在产业扶持、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政府要有引导性投入,有些方面这种引导性投入还应占大头。

  三是强调“因地制宜”。全国360万个自然村、58万个行政村各方面的差异太大,这就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标准不能拉一条线,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美丽乡村建设是在个性化上下工夫,而不是在同质化上做文章。这个国标只能是倡导性国标,而不能是强制性国标。

  四是强调“生态优先”。国标从“村庄规划”开始就提出要“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措施”,后面的绝大部分章节,都有生态优先理念的体现。

  五是强调可操作性。将美丽乡村各环节、各方面的建设要求尽量具体化、指标化,便于操作和执行。全文列出量化标准值数字的指标达到了21项。

  说起美丽乡村,许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往往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或鸡鸭相逐、牛羊成群的画面,即乡村的自然之美。是的,美丽乡村离不开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但美丽乡村建设,却绝不止是保护、建设好乡村的山山水水,上月起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生态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统观《指南》设定的21项量化指标,村庄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占了很大比重,这清晰地表明,中国的美丽乡村,必是风光优美、村民安居乐业、发展前景辉煌的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缩影。

  我国自2013年初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乡村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未根本改变的现实是:许多农村,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农村,由于自然资源贫瘠、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等等各种因素,青壮年村民大都到外面谋生,只剩下年迈体弱的老人留在村中。一些村民在外面挣了钱,虽然回家建起房子,但由于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房子也是长时间空置,村中缺乏人气。随着留守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少,村子再难恢复生气。 一些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村落,正逐渐走向衰败甚至消亡。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村庄是由人聚集而形成、而存在、而发展起来的,人的离散自然导致村庄的凋敝消亡。所以要想留住村庄,首先是要留住人,而建设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便是留人的根本之道。当农村的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与城市看齐,当农村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当农村的经济收入不逊于城市、年轻人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时,村民自然会回归农村,建设农村。毕竟,在异乡谋生的生活是充满艰辛的。充满蓬勃生机的农村,才会吸引村民、留住村民;而当村民越来越多地回归农村参与建设时,农村才会更具活力。只有建立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乡村才会真正美丽并长远发展下去。

  故而,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还是要为乡村找出脱贫致富、适合其发展的康庄大道,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让更多的农村变得宜居宜业,留得住人。在此基础上,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目标,才能进一步实现。

  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21项量化指标:包括路面硬化率达100%;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80%以上,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数比例达70%以上,林草覆盖率(平原达20%以上,山区达80%以上,丘陵达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70%以上;卫生公厕拥有率不低于1座/600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大于60平方米,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农村五保供养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50%以上,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50%以上,村民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0%以上,管护人员比例不低于常住人口2%。

  国家标准描绘美丽乡村精彩画卷

  宜居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之本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量化指标

  村庄规划

  1

  规定了村庄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系统规划要求。

  村庄建设

  2

  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

  生态环境

  3


  规定了水、土、气等环境质量要求,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经济发展

  4

  规定了美丽乡村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要求。

  公共服务

  5

  规定了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安全、便民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其他

  6

  对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公众参与、保障与监督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相关报道:浙江省质监局牵头组织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浙江省安吉县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而成的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出台

 

分享到:

来源:国家标准查询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