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嘉峪检测网 2015-11-03 22:37
为纪念第35个“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举办“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向农民讲解粮食生产、收获、运输、保管知识,提高节粮减损技能。当前,我国节粮减损形势如何?粮食连年丰收后收储压力如何?如何改革改善粮食收储体系,抓好现代粮食流通?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丰收之后:
粮食收储压力依然不小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夏粮“十二连增”、全年粮食“十一连丰”,但是丰收后,粮食收储压力不小。
国家粮食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颜波介绍,我国粮食收储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近年来,农户家庭储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因此,在广大农户中推广科学节粮减损措施意义重大。
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约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400亿斤。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科学储粮知识和技术不够,给粮食收储带来威胁,对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促进节粮减损,近7年来,我国实施了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推广使用新型的科学储粮仓,使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可由8%降到1.5%左右,已推广的817万套储粮仓每年可减少农户储粮损失18亿斤。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到2015年底,粮食系统将累计为农户配置科学储粮仓近1000万套,每年可帮助农民减少储粮损失25亿斤以上。“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尚待全面建立,广大农户粮食产后损失还在继续发生,帮助农民增收减损的任务还依然艰巨。”任正晓说。
“三高”叠加:
粮食收储面临三大矛盾
随着2015年产中晚稻和玉米逐渐收获上市,秋粮收购已经拉开帷幕。目前国家已在安徽、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东北地区秋粮收购也即将启动实施。
任正晓表示,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粮食贸易全球化、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运行的各种矛盾交织累积,集中表现为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等三个方面的矛盾。
这“三座大山”对我国粮食收储影响几何?任正晓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特别是玉米连续增产和消费需求持续下降同步出现,饲料加工企业频频使用进口大麦、高粱、酒糟等替代品,玉米阶段性过剩特征十分明显。另外,由于进口粮食价格走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高,形成挤压态势。在这种双重挤压的状况下,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60710万吨,同时粮食进口量也创新高,达1.06亿吨。
未来,粮食收储面临怎样的压力?任正晓分析指出,近些年,虽然三大谷物品种配额内进口得到有序管理,但酒糟粕、木薯干等非配额品种进口快速增加,挤占了国内玉米市场份额,加剧了产大于需的矛盾。除此以外,粮食生产和库存分布逐步向核心产区集中,主产区收储压力巨大,托市收购政策还将延续,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深化改革:
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
面对粮食收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专家指出,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改革完善粮食收储体系,做好现代粮食流通,让农民种粮多收益,让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不减,是发展现代农业、改革粮食收储体系、搞活流通的关键所在。
自2006年以来,国家连续实行保护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此项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市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粮食市场主要呈现政府引领的态势,政策性库存增加,粮食收储和流通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巡视员胡恒洋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系改革中,要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推动储备调节从“价格干预型”向“供求调节型”转变,推动粮食进出口调控从“主要控制进口”向“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转变。
任正晓表示,为深化改革,今后要建立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各司其职、协同互补机制,形成储备调控合力。要强化政府粮食储备监管体系建设,健全政府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推进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等业务环节公开透明,使储备粮更好地服务粮食宏观调控。
专家建议,深化粮食收储体制改革,还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积极探索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收购,与粮食生产者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变政府收储的压力为促进粮食收购市场健康发展的动力。
(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张蕊)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