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格局与发展

嘉峪检测网        2016-09-27 09:51

  近年我国食品发展行业中出现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其中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快速检测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检测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及检测出监测数据,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食品快速检测措施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得到大范围使用,因此应该完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大力推广使用该技术。

  食品快速检测的应用状况

  在食品品质指标分析中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或者运输过程中若出现条件不合适或者卫生不达标,则会导致食品的品质发生变化,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人体受到危害。食品发生劣变不仅使外观发生改变,而且食品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因此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品质问题,以防人们食入劣质食品,从而引起健康问题。如震惊全国的“瘦肉精”事件,就可以使用胶体金试纸条进行检测,与色谱仪或者气-质连用仪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用时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快速检测技术的使用,以保障食品的品质。

  在农产品和食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食品农药和兽药残留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也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酶抑制法已被大范围使用在农产品等蔬菜水果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中,此方法具备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准确度高等特点。

  在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提高食品色、香、味及防腐、保鲜,为了加工工艺需求贰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有超量使用、超范围使用及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为了获取暴利,一些工厂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超标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做好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工作。亚硝酸盐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发色、防腐作用,它可以导致婴幼儿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且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快速检测亚硝酸盐可使用盐酸萘乙二胺制成的速测管,其可与硝酸盐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可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的含量。此方法迅速便捷,可广泛用于腌制食品及肉制品中。我国奶乳制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问题也相当严重,如每天都使用仪器检测,这无疑是个浩大的工程,况且仪器与专业人员的配备也不完善,因此使用仪器检测可行性较差。目前可使用快速检测试纸来实现乳制品的现场检测,结果直观,用时少,非专业人员也能利用试纸卡来对结果进行判断,方便、快捷,在市场监控、抽查工作中被广泛使用。操作方法:取出微孔试剂和试纸条,吸取牛奶样品溶液于微孔中,充分与微孔中试剂混匀后计时,室温5分钟后,将标记好的试纸条插入微孔中,印有“MAX”线端朝下,使之充分浸入溶液中,待5分钟后取出试纸条并根据示意图判定结果,阴性(-):C线显色,T线显色,无论颜色深浅,均表示牛奶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浓度低于检测;阳性(+):C线显色,T线不显色,表示牛奶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浓度高于检测限;无效:未出现C线,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纸条已变质失效。

  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针对我国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可以总结出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具体发展方向。

  大力研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使食品检测更加方便、更加准确

    目前在我国所普遍使用的一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依然有很多不不足之处,仍待不断完善与改进。例如,广泛使用的酶联免疫法具有假阳性的弊端存在,应该不断更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使检测结果的更加精准。

  增加快速检测产品的类型

  尽管当前已经有部分能够应用于饲料行业的快速检测产品的方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类型还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能满足现实饲料行业快速检测的需求,那么久应该尽量投入更多对这方面的研究,尽量增多快速检测产品的类型。

  快速检测产品的国产化

  当前,在我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内所使用的大部分检测技术和产品主要还是国外进口的,这就导致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高成本。然而,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一些研究所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那么,在往后的工作当中,就应该坚持自主独立的研发,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再研制出我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产品。

  确立我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标准

  当前,关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标准我国还没有确立起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对于食品安全检测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组织相关的研究所、高校以及企业的专家学者来共同制定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促进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长期健康发展。

分享到:

来源:检测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