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创新药开发过程中,申办方如何与CDE进行沟通?

    创新药的开发,需要多学科的并肩作战,需要经验与创新的融会贯通,在这一过程中,如若能得到药审中心审评老师的指导,无疑为雪中送炭。但,无论是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更好的推进药物研发创新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对有限的审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

    2022/03/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浅谈:固体口服制剂的处方及工艺开发

    当前口服固体制剂药物应用非常广泛,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药品之一。市场占有率多说明固体口服剂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其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低、利于携带并且便于服用、患者依从性高。为了更好地生产出口服固体制剂药物,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强对口服制剂处方和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这是非常必要的。

    2022/05/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创新药IND阶段,药学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药品三大属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不同开发阶段要求程度不同,总体方向为~安全性证据越来越多、有效性数据越来越充分、质量控制越来越严。那么,早期的创新药,尤其是IND阶段的品种,药学质量控制如何支撑其药物属性特点和政策法规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项目开发经验,及法规指南的解读,总结此文,以期共同进步。

    2022/05/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类器官技术引领新一代基础医学研究革命

    据统计,近年来开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成本高达约20亿美元,研发周期平均为6至7年。此外,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新药失败率仍近90%。因此,制药领域急需一种新的模型解决上述的药物研发窘境。类器官的出现,为更高效、精准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希望

    2022/08/12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关于固体制剂处方开发中填充剂乳糖-微晶纤维素的选择思考

    乳糖作为脆性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发生脆性形变,而且其形态比较圆整,流动性较好;微晶纤维素作为塑性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而且其形态呈现长条状,流动性较差。在固体制剂开发过程中,通常选择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二者联合使用,可以使混合物料粉体学性质良好,满足混合均匀性以及压片的要求。

    2022/09/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影响片剂溶出度的制备因素和检测因素

    为了利于仿制药达到与参比制剂相似的溶出曲线,本文围绕药物溶解能力,从片剂原辅料性质与处方选择、工艺开发与优化、溶出方法分析与验证等方面,对影响片剂溶出度的制备因素和检测因素进行概述,并结合实际经验,分层次总结、多方面讨论,以期为片剂工艺的开发提供帮助。

    2022/10/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安瓿瓶密封性研究实践 兼谈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常见误区

    谈到药物制剂研究中有关研究院和GMP工厂的分工,通常的理解往往是:研究院做好药学开发,形成转移方案,转移到GMP工厂验证/确认。而实际上,许多验证工作的方法学开发,需要基于GMP工厂实际,往往需要GMP工厂参与或者主导研发,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研发”。

    2022/1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创新药的制剂开发策略与工艺落地难点

    制剂开发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将伴随药物研发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各研发阶段策略及投入程度的变化,制剂工艺研发的策略与工艺落地点阶段性把握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中国新药审批步入ICH标准、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已正式启动的大背景下。新药研发企业和人员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交流。

    2023/01/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慢性伤口感染检测和治疗的可穿戴生物电子系统

    近日,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生物电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定制开发的多路复用多模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阵列无线连续监测伤口的生理状况,并通过受控抗炎抗菌治疗和电刺激组织再生进行无创联合治疗。

    2023/04/06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复杂环境下的机载空气增压装置性能测试系统

    本文研究了机载空气增压装置在高压、低压、高温、低温环境条件下进气机理条件,建立了以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模拟进气模型,开发出一套用于测试机载空气增压装置性能指标的自动化系统,该测试系统的开发对验证机载空气增压装置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04/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