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有比其它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更大的比表面积,是制备各种高强度结构材料、催化剂、传感器和能源器件的理想材料。
2021/0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Cr12MoV钢,属高铬微变形模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淬透性、热稳定性,经常用于制造高耐磨、微变形、高负荷服役条件下的冷作模具和工具,该钢虽然强度、硬度高,耐磨性好,但其韧性较差。某拉深模由Cr12MoV钢制造,其工艺流程是:锻造→下料→加工→淬火→回火→磨削。
2021/01/13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本文以耐候钢、合金结构钢、紧固件用钢、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为案例,回顾并展望了与耐腐蚀、高强度、高品质等相关的材料发展动向。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技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从全产业链流程的组织与性能调控进一步转向合金化的再认识与利用,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应该考虑的问题。
2021/01/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又被称为“超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能源领域。
2021/01/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月16日,3D打印和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Stratasys推出了一种新的ABS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其获奖的F123系列产品™ 3D打印机,这是该平台的首款复合材料。
2021/02/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局部损伤和裂纹,并由此引发宏观裂缝而发生断裂,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使得使用寿命缩短。裂纹的早期修复,特别是自修复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自修复的核心是能量补给和物质补给、模仿生物体损伤愈合的原理,使复合材料对内部或者外部损伤能够进行自修复自愈合,从而消除隐患、增强材料的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
2021/03/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PLA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但因为其耐热性差、冲击强度差等短板,从而限制了其工业化的应用。PBAT则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生物降解性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增韧改性其他生物聚酯。PLA和PBAT两种材料有着良好的互补性,尤其在力学性能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2021/03/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是实现提高耐腐蚀性的主要方法,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通过一条途径或几条途径同时产生作用,使钢的耐腐蚀性提高。合金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直接影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合金元素的作用首先是对铁的极化性能和电极电位的影响。
2021/03/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塑料电镀工艺的应用,替代了部分产品外观金属材料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同时其加工工艺较为简单,与金属材料相比其自身重量较轻,这样利用塑料电镀工艺所生产出来的设备在重量上也有所减轻,同时塑料电镀工艺的应用,使塑件的外观机械强度更高,更美观耐用。
2021/04/06 更新 分类:生产品管 分享
热处理工件的力学性能未能达到设计技术要求,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质量缺陷。其原因有材料选择不当、材料有固有缺陷、热处理工艺不当、加热或冷却方式不当、热处理工艺执行不严等因素造成。
2021/04/15 更新 分类:生产品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