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基于可编程超材料设计的3D打印电子皮肤策略

    近期,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英红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结合固相剪切碾磨和3D打印技术制备基于可编程机械超材料设计的聚偏氟乙烯(PVDF)基电子皮肤新策略。

    2023/03/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一种提高环境障涂层抗水蒸气腐蚀能力的方法

    最近,针对EBCs抗水蒸气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文章中采用EBCs表面镀铝原位生成铝酸镱(Yb3Al5O12)的表面改性技术提高其抗高温水蒸气腐蚀性能。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材料腐蚀期刊Corrosion Science,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凡正杰和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张小锋。

    2023/04/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环境温度对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

    公安部在16个城市试点基础上,为机动车所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和800℃,1 000℃,1 200℃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开展了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

    2024/03/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3D打印GH3536合金制件中12种元素的含量

    本文基于直读光谱仪的镍基通用曲线,使用内控标准化样品进行漂移校正,比较了不同类型标准样品和不同校正模式的测定结果,提出了3D打印GH3536合金制件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

    2024/07/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建议限制消费品使用四种邻苯二甲酸酯

    2016年4月1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提交一项议案,限制4种邻苯二甲酸酯用于消费品(包括进口产品)内,即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DEH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016/05/16 更新 分类:其他 分享

  • 纤维增强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优点与主要作用

    术语“复合”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部分组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成分组成的材料,这些成分在宏观上彼此化学分离,并且这些成分之间存在界面。从概念上讲,自从以色列人在公元前800年左右使用稻草作为砖的增强材料以来,就已经存在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在193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短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粘结水泥。

    2020/09/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弹性体TPU薄膜原料6大性能优点

    TPU薄膜是在TPU颗粒料的基础上,通过压延、流延、吹膜、涂覆等工艺制成薄膜。目前在运动鞋上应用极广泛:鞋底及鞋面上的商标装饰、气囊、气垫、油包等。而今,TPU薄膜在运动鞋上应用又有两种趋势:一是由女凉鞋所刮起的流行风,即是将高透明TPU薄膜或直接裁切,或网版印刷上色,或贴合布基成夹网布等,高周波成形并粘合在鞋面上,有功能性和装饰性之效。二是利用防水

    2020/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机理及影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的因素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执行标准GB18242-2008,是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橡胶改性沥青做涂层,用玻纤毡、聚酯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做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防水材料,具有耐热、耐寒、耐腐蚀、抗老化、热塑性好、抗拉力大、延伸率高、抗撕裂性强、防水层自重轻、施工操作简便等特点,广泛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

    2021/0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木质素改性石墨烯可用于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延缓基材的腐蚀速率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Shan Wang等报道了一种利用木质素制备石墨烯基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改性木质素与石墨烯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将木质素/石墨烯分散体作为添加剂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增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2021/01/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FDA发布安全和性能基准的申请途径新指导原则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8年4月发布了“扩大缩略型510(k)程序:通过性能标准证明实质等同”的指导原则草案。9个月后,发布“安全和性能基准途径”的最终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明确了“扩大缩略型510(k)程序”的具体申请途径:申请人通过证明新产品符合FDA认可的性能标准,从而证明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安全和性能基准途径”的提出有助于FDA更快地完成那些

    2021/09/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