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中可见微粒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经异物检查和数据推断,注射液中的微粒可认为是药液中的酮咯酸与玻璃瓶中迁移出来的钙反应生成的酮咯酸钙,由于酮咯酸钙的生物活性未知,并不能排除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但此类异物的存在,对注射液使用时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影响,故应在药物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给予重视,若在临床使用时发现可见异物,应立即停止使用。此外,应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对可见异物进行

    2022/08/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多信息来源背景下药品说明书上市后变更的统一和协调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已上市药品临床变更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药品说明书上市后变更体系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以说明书撰写、变更所需信息流的管理为切入点,从组织协调、信息来源、变更程序、信息公示等信息流管理视角出发,对欧盟、美国、日本的药品说明书上市后安全

    2022/08/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电缆色母粒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色母粒(Color Master-batch)亦称为颜料浓缩物或颜料制备物,是把超常量的颜料(比例20-80%)经研磨或双螺杆挤出均匀地分散到树脂基体中而制得的颜色颗粒,用于在制造过程中为塑料着色。它具有添加量少、色泽稳定、无粉尘、无污染、节省能源、便于自动计量和运输等优点,在塑料制品着色工艺中被普遍应用。

    2022/08/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长/短玻纤增强PPS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

    本文将PPS/SGF(短玻纤)复合材料和PPS/LGF(长玻纤)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其中PPS/LGF复合材料采用熔融浸渍工艺制备及PPS/SGF复合材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造粒工艺制备,采用熔融浸渍工艺的原因在于浸渍模具内实现纤维束的浸渍,并且对纤维不造成损伤。最后,通过两者力学性能的数据对比,为应用端科技人员在选择材料时提供技术支撑。

    2022/08/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工艺验证和稳定性试验的批量要求是多少?

    我们计划上市一种新药(生物技术产品的薄膜包衣片剂,有9种不同的泡罩包装规格)。为了支持申报,我们必须进行工艺验证和稳定性试验。为了尽量减少批次的数量,我们打算生产3个商业规模的片剂批次,然后将每个批次分成3个子批次,共9个‍子批次(每个泡罩包装规格一个子批次)。然后,我们将从每个泡罩包装规格中取样测试稳定性。 这种方法符合要求吗?

    2022/08/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含超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

    技术人员采用穿透法和反射法,对某种含超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试块进行了超声检测试验,确定了适用于零件各个工序阶段的检测方法;针对常规探头近表面分辨力与穿透性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研发定制了改进型高频探头,通过检测效果对比和检测实例验证,确定了一次扫查就能可靠识别出材料内部所有缺陷的检测方法,为后续检测工作奠定基础。

    2022/08/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用于牙髓再生程序的抗菌膜和免疫调节可吸收纳米纤维锉

    含有宿主防御肽的多功能支架设计用于牙髓再生,是理想的牙科纳米生物技术工具。在此,该课题组测试了在牙髓血管再生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支架,包括聚(乙烯醇)-PVA水凝胶或树脂、胶原蛋白水凝胶和聚(乙烯醇)PVA/壳聚糖(PVA/CS)纳米纤维。根据降解时间(21 day),选择纳米纤维与环丙沙星和IDR-1002(各为50 mg/g)结合。含有环丙沙星和IDR-1002的纳米纤维除了具有抗炎活性外,

    2022/08/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高分子分离膜的技术特点及研究进展

    本文从理论与应用两个角度对高分子分离膜材料进行阐述,先从分离膜的分离机制、分离性能及类别展开介绍,总结各类常见的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性能特点及适用性,针对近年来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合成和制备、改性与应用等研究成果进行概述,通过分析并总结分离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开发新型高分子分离膜材料作出展望。

    2022/08/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微针技术的最新研究发展

    微针是指将标准针头缩小至微米尺度,关于微针的相关研究和产品研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过去微针的制造借助了衍生于微电子工业的精密加工工具,但目前微针的制造有了更多的方法。微针的形式包括有实心微针(Solid microneedle),涂层微针(Coated microneedle),可溶针(Dissolvable microneedle)以及空心微针(Hollow microneedle)。其被用于递送一系列分子包括小分子,生物分子,疫苗和

    2022/08/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心律失常的AI预测方法研究

    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因心律失常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5%~20%。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繁多,有如遗传因素、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因素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因素等。众所周知,心律失常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是难以预测的,在年轻人和无心脏病史的患者中更是如此。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利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干细胞进行数据集训练和分析,可以对心

    2022/08/30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