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应用也扩展到了医药行业[2],用于药品( 药物产品、植入物、药物递送系统等) 制造。相比于传统一刀切的给药方法,3D 打印技术在个性化药物产品的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加符合精准医疗的概念模式。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批准首个 3D打印速释制剂左乙拉西坦( SPRITAM ) 后,3D 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领
2021/11/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3D打印以更准确、更高效,甚至更快的速度改变着整个行业的规则,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等最苛刻的领域。材料创新是这种“革命”的核心,因为它们直接影响打印零件的性能。而PEKK这种高性能聚合物既可以满足最苛刻市场的需求,又可以打印。
2020/1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就3D打印金属粉末而言,粉末球形度直接影响粉末的流动性、松装密度等特性,对打印成型过程和制件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粉末球形度不好,或卫星球比例过高会影响送粉和铺粉的质量,进而影响打印件的外观质量、增加内部缺陷。因此,球形度是衡量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021/01/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笔者提出通过在3D打印机喷头上附加辊压辅助装置对打印层面逐一进行机械压实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基高性能复合材料打印件的性能。
2023/10/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研发人员表示,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直接在人体器官上3D打印生物材料的微型手术机器人机械臂。
2023/03/06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3D打印是将材料一层一层堆积而成,因此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
2022/03/3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这次,西湖大学从根本上提出全新思路,让电子器件部分也可以像水凝胶一样柔软,并且自由打印。此项技术由西湖大学周南嘉团队开发,包括一种水凝胶支撑基质和一种银-水凝胶复合导电墨水。
2022/12/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上海大学陈雨教授、冯炜副研究员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培来教授通过将MoO3−x亚纳米线集成到3D打印生物活性玻璃支架上构建自适应功能组织工程支架,从而提出亚纳米医学概念。
2023/09/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就在不久前,学术经纬团队和读者朋友们介绍了 3D打印器官 的一项重磅突破:科学家们造出了包含血管和气道、会呼吸的迷你人工肺。该研究登上了顶尖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 而
2019/09/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增材制造(也称三维打印、3D打印)是一个涉及多物理场相互耦合作用的制造过程,其制造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受较为复杂且繁多的因素所影响。
2022/12/1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