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过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溶出液中未溶解的药物和辅料。如果不把未溶解的药物和辅料从样品溶液中除去,那么未溶解的药物颗粒将会继续溶解使试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对溶出液进行过滤是必须的,本文介绍了如何考察滤膜对样品溶液中主药的吸附干扰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 0931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中不管用哪种测定法,都规定了一个相同的步骤,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吸取溶出液适量,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 ,取澄清滤液,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溶出量。
不同的过滤材料表现出与药物结合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当的过滤材料是非常重要,应该在早期溶出方法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确定和完成。在选择滤膜时有必要重点考虑滤膜的材料、尺寸和孔径大小。通常对早期阶段溶出方法开发过程的评价选择过滤器,但在后期试验中如果制剂成分改变或组成成分质量变化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过滤器。
由于药物与滤膜结合引起药物从滤液中损失的比例,可能依赖于药物浓度。因此,应采用预期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来评估滤膜吸附干扰。由于药物吸附是可饱和的,弃去一定体积的初滤液,收集续滤液,以达到接近原来的溶液浓度的样品也是可取的。通常选择适合的过滤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滤膜吸附干扰,润湿滤膜对减少吸附也是必要的。此外,从滤膜中滤出物不干扰分析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可以通过溶出介质过滤前后进行比较得知,滤膜是否干扰样品的测定。
以下以水为介质考察滤膜对主成分的吸附 :
1. 样品溶液的配制:
采用原料药加空白辅料的方式配制样品溶液,必要时磁力搅拌溶解。样品溶液中主成分的浓度依据溶出曲线或者溶出线性范围,取第一个取样时间点溶出量的相当量为低浓度点,取溶出量50%的为中浓度点,取溶出量100%的为高浓度点。
2. 滤膜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滤膜材料为聚醚砜、纤维素、尼龙、聚四氟乙烯等等,孔径大小一般为0.22μm、0.45μm、0.8μm;滤头直径一般为13mm、25mm。对于同一种滤膜材料,最好考察不同的厂家。
3. 弃去体积的考察:
常见的取样量10ml,以孔径0.45μm滤头过滤考察为例,取低、中、高浓度适量,照下表进行过滤。其他孔径同法考察。
以上表格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实验自行调整。
4. 样品溶液离心:
取低、中、高浓度适量,离心,取上清液。
5. 计算公式:
6. 结果分析:
通过未过滤(离心后)样品溶液的峰面积/吸光度与样品溶液过滤后的峰面积/吸光度,即吸附率,来验证该滤膜是否可用。吸附率一般要求在2%以内,此时认为滤膜对样品溶液无明显影响。选定滤膜材质和规格后,可进一步考察不同厂家的同一规格滤膜,试验结果是否一致,确定备选滤膜。
以“滤膜吸附对克拉霉素片溶出度的干扰试验”的试验结果为例,如下图:
从图1、图2可以看出,随着弃去溶出液体积的增加,溶出度逐渐增大,且随着溶出时间的推移,滤膜对药物的溶出度的影响逐渐降低,这是由于过滤时滤膜与药物存在一个吸附饱和的过程,滤膜吸附一定量后,达到饱和,不再吸附。
参考文献:
1. USP <1092> THE DISSOLUTION PROCEDUR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2. 中国药典2015年版
3. 滤膜吸附对克拉霉素片溶出度的干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