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检测报告电子签的有效性和管理要求相关内容分享

嘉峪检测网        2024-06-24 09:02

检测电子报告的出现,一方面起到降本增效、减少纸质化档案管理成本的积极效果,但也引起一些担忧和疑问,例如检测报告电子签具有效力吗?检测报告上签名有什么要求?电子签的有效性?电子签如何进行管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关电子签的要求和管理吧。

 

一、电子签名的定义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二、法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第三章 电子签名与认证

 

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第十四条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 电子签名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电子签名人知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已经失密或者可能已经失密时,应当及时告知有关各方,并终止使用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

 

第十六条 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关于电子签名第三方认证机构,法律法规对其另有规定,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三、检测相关规定要求

 

RB/T 214 4.5.20 结果报告 规定: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至少包括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签发人的姓名、签字或等效的标识和签发日期。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等签署,并加盖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检测报告中如采用电子签名,需要解决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的唯一性、合规性、可靠性等问题。

 

目前检验检测机构大部分采取手签方式。有一部分实验室采用LIMS系统,以电子签名的形式来签发检测报告,其中的大部分会选择做两次工作——即同一份报告都进行手签和电子签。

 

四、电子签效力的保证

 

(一)确定签名的可靠性

可靠性需要保证电子签名属于签名人个人专有,可采用当面核验身份、采集指纹、人脸识别验证身份等方式预留电子签。需要注意的是,预留电子签名时,要留存电子签与个人身份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如指纹与电子签留存在同一页、采集电子签时录像等。

 

(二)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关于电子签名认定的裁判要点如下:

1、生效要件(合同等)需要电子签名通过第三方认证(CA认证)。

第三方服务机构需要获得相关资质,且为客户提供电子签名认证服务时,须针对对应的生效要件。

第三方服务机构应对电子数据的生成、收集、存储、传输、管理等过程做到安全、可靠、明确、真实、完整、可识别、可验证、可重现(调查取用)等要求。

2、法律规定的可靠的电子签名,即系电子签名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满足电子签名人主张签署电子签名、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由其本人控制、电子签名须合法有效三个条件。

 

五、电子签和实物签的效力对比

 

二者都并非是签即有效,代签、冒签等都是可能影响二者的效力。但实物签名由于物理特性的稳定性、可鉴别性,使得它的可靠性更高,使用实物签名要承担的证明责任低很多。

 

六、签名图片≠电子签名

 

网络上的签名图片生成器所生成的电子签名,只具备签名的外观(图1),在没有安全机制保护的前提下,这个外观是可以被任何人仿冒或盗用的,导致签名人身份不确定,使用这种签名的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很容易受到质疑。 

 

(图1 只具备外观的电子签名)

 

只有将签名图片和签名值结合,形成带有签名人身份信息、签名时间、签名值等信息的文件,才算电子签名(图2);电子签章同理。

 

(图2 规范的电子签名)

 

七、电子签名的管理(仅供参考)

 

(一)相关体系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求人员按规定执行

1、预留(制作)电子签名时的要求;

2、电子签名的认证;

3、电子签名的效力验证;

4、明确电子签名的使用范围;

5、明确电子签名的安全使用的规定(如身份验证、限制权限、私钥口令、编辑锁定等方式),以及使用流程;

5、明确审批流程和规定

6、电子签名的保管规定(监控、异常识别等);

7、电子签名注销/销毁/失效处理;

8、相关人员变更时,对应的权限交接、签章管理;

 

(二)与电子签名有关的表单要及时记录、更新

 

来源:中国人大网、WELEGAL公司法务联盟、中国培认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