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3-25 08:47
开关电源EMC设计经验
• 合理选择器件:选用低内阻的电解电容作为输入Buck电容;对于无Y-CAP电源,绕制变压器时先绕初级,再绕辅助绕组并将辅助绕组密绕靠一边,后绕次级。
• 优化电路设计:将共模电感上并联一个几k到几十k电阻;在PCB设计时应将共模电感和变压器隔开一点以免互相干扰;对于π型滤波电路,可将BUCK电容用铜泊包起来屏蔽接到地,或者用一块小的PCB将此电容与变压器和PCB隔开。
• 屏蔽与接地:将开关管和散热器用一段铜箔包绕起来,并且铜箔两端短接在一起,再用一根铜线连接到地;将共模电感用一块铜皮包起来再连接到地;将开关管用金属套起来连接到地。
• 调整元件参数:加大X电容、共模电感、输入端滤波电容等;将辅助绕组供电二极管反接到地;将辅助绕组供电滤波电容改用瘦长型电解电容或者加大容量。
• 控制干扰传播路径:在输入端加大X电容和共模电感;在电源输入加以一级镍锌铁氧体黑色磁环,电感量约50uH-1mH;在整流桥上并电容,当考虑共模成分时,应该邻角并电容,当考虑差模成分时,应该对角并电容。
• 减小高频干扰:将输入BUCK电容改为低内阻的电容;将共模电感用铜箔屏蔽后接到大电容的地;在MOSFET的D-S脚并联一个小吸收电路;在变压器与MOSFET之间加BEAD CORE;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脚加一个小电容;PCB layout时大电解电容,变压器,MOS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变压器,输出二极管,输出平波电解电容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开关电源EMC整改案例分析
• 案例一:某开关电源在传导测试中150kHz总超标。首先加大X电容,发现有一定改善,说明存在差模干扰;接着将电源线在一个大磁环上绕几圈,干扰进一步降低,确定存在共模干扰。最终通过调整X电容和磁环绕组,成功解决了传导超标问题。
• 案例二:一台开关电源在测试中发现传导干扰在200kHz和20MHz左右超标。分析认为200kHz左右主要是漏感产生的尖刺,20MHz左右主要是电路开关的噪声。于是对变压器进行优化,减小漏感;同时调整开关管的驱动电路,降低开关噪声,最终使传导干扰达标。
• 案例三:某开关电源辐射干扰在30-50MHz频段超标。经检查发现是MOS管高速开通关断引起的。采用增大MOS驱动电阻、将RCD缓冲电路中的二极管改为慢管、在MOSFET的D-S脚并联一个小吸收电路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该频段的辐射干扰。
• 案例四:一台开关电源在50-80MHz频段辐射干扰超标。分析原因是输出整流管反向恢复电流引起的。在整流管上串磁珠、调整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参数、改变一二次侧跨接Y电容支路的阻抗等,最终使辐射干扰满足标准要求。
• 案例五:某开关电源传导干扰在150kHz-3MHz频段超标。检查发现共模电感的两边感量不对称,有一边匝数少一匝。重新绕制共模电感,使其两边感量对称后,传导干扰问题得到解决。
• 案例六:一台开关电源在传导测试中,输入端的π型滤波电路中的BUCK电容对传导150kHz-2MHz的L通道有干扰。将该电容用铜泊包起来屏蔽接到地,或者用一块小的PCB将此电容与变压器和PCB隔开,整改后传导干扰明显降低。
• 案例七:某开关电源在传导测试中,150kHz-300kHz和20MHz-30MHz这两处传导都不过。在共模电路前加了一个差模电路,并且检查接地情况,将该接地的地方加强接牢,主板上的地线理顺,整改后传导干扰达标。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