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嘉峪检测网 2017-08-15 11:09
实验室如何对仪器验收,以常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为例,给出进行验收时需要核查的仪器模块、核查参数、典型的可接受标准,对每个仪器模块和参数核查提供了相应的核查方法。表中所列技术指标仅供参考,实验室本身需求确定仪器核查的项目参数,并设定参数的可接受限。
HPLC验收核查表
E.1 泵
E.1.1 泵耐压
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以100%甲醇(或纯水)为流动相,流量为0.2 mL/min,按说明书启动仪器,压力平稳后保持10 min,用滤纸检查各管路接口处是否有湿剂。卸下色谱柱,堵住泵出口端(压力传感器以下),使压力达到最大允许值的90%,保持5 min 应无泄露。
E.2 自动进样器
在样品盘上均匀选取10 个点,将样品瓶加1mL 纯水,分别放置在这10 个点上,铂电阻置于样品瓶内。温度稳定30 min 后开始测量,设定值与10 个点的温度平均值的差值即为温度准确性。设定温度可选取10 ℃ 和40 ℃ ,或依据仪器条件或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E.3 柱温箱
将温度计探头放置在柱温箱中部,分别测试40 ℃ 和最高可控温度的90%处的温度值,每10 分钟记录一次,记录7 次,共计60 分钟,计算平均值。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即为柱温准确度。在40 ℃ 下,7 次测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柱温稳定性。
E.4 检测器
E.4.1 紫外- 可见光检测器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E.4.1.1 波长示值误差与波长重复性
在仪器内置波长准确度和调整的测试程序时,优先按照仪器自带测试程序进行检测;在无自带测试程序时,选用标准溶液进行检测。方法如下:
流动相:15%乙腈-水溶液;色谱柱:RP18,5 µm 30-50 x2,1-4.6 mm 或者2.0m×0.12 mm ID 毛细管柱;柱箱温度:40 ℃ ;流速:1.0 mL/min(使用15%的乙腈-水溶液);注射量:20 µL。
用注射器将紫外标准溶液重铬酸钾(标准波长235 nm,257 nm,313 nm 和350 nm)从检测器入口注入样品池中冲洗,并将池充满,将检测器波长调到低于标准波长5 nm 处,调检测器波长,每10 s 改变1 nm,工作站记录所得到的折线,折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对应的波长与标准溶液波长之差为波长示值误差。每个波长重复测量3 次,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波长重复性误差。
用注射器将紫外标准溶液咖啡因(标准波长273 nm)从检测器入口注入样品池中冲洗,并将池充满,将检测器波长调到低于标准波长5 nm 处,调检测器波长,每10 s 改变1 nm,工作站记录所得到的折线,折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对应的波长与标准溶液波长之差为波长示值误差。每个波长重复测量3 次,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波长重复性误差。
有吸光值显示的检测器,改变波长时可直接读出吸光度值,其最大(或最小)吸光值对应的波长与参考波长之差为波长示值误差。有波长扫描功能的仪器可画出标准溶液的光谱曲线,其波峰(或波谷)对应的波长与参考波长之差为波长示值误差。对于有内置标准滤光片可进行自检的仪器可直接采用其测量数据。
E.4.1.2 基线噪声
将输液泵与检测器的“入口”相连,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连接,流动相为二次蒸馏水,泵流量设定1.0 mL/min,运行系统,记录基线1 h。
开机预热后,记录基线1 h。选取所记录基线中噪声较大的5min 作为计算噪声的基线,以1 min 为界画平行包络线,按公式(4)计算基线噪声。5 个平行包络线宽度的平均值,作为检测器基线噪声。
E.4.1.3 基线漂移
将输液泵与检测器的“入口”相连,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连接,流动相为二次蒸馏水,泵流量设定1.0 mL/min,运行系统,记录基线1 h。
开机预热后,记录基线1 h(如图5 所示),取1 h 内平行包络线的中心线的起点与终点的差值为检测器基线漂移。
E.4.2 荧光检测器
E.4.2.1 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1. 连续波长:萘-甲醇290 nm(激发),330 nm(发射)注入1×10-7g/ml 萘-甲醇标准物质,冲洗检测池并将其充满。调整激发波长为290 nm,发射325 到335 nm,每5 s 到10 s 改变1 nm,记录每个波长下的吸收值,曲线最高点对应的波长与参考值波长之差为发射波长的示值误差
2. 使用去离子水,调整波长350nm,397nm。
E.4.2.2 基线噪声
开机预热后,记录基线1 h。选取所记录基线中噪声较大的5 min 作为计算噪声的基线,以1 min 为界画平行包络线(如图所示),按公式计算基线噪声。5 个平行包络线宽度的平均值,作为检测器基线噪声。将输液泵停止运行(此时检测池内充满二次蒸馏水),记录静态基线5 min,计算短期基线噪声。
E.4.2.3 基线漂移
将输液泵与检测器的“入口”相连,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连接,流动相为二次蒸馏水,泵流量设定1.0 mL/min,运行系统,记录基线1 h。开机预热后,记录基线1 h,取1 h 内平行包络线的中心线的起点与终点的差值为检测器基线漂移。
E.4.3 示差折光检测器
E.4.3.1 基线噪声
开机预热后,记录基线1 h。选取所记录基线中噪声较大的5 min 作为计算噪声的基线,以1 min 为界画平行包络线(如图4 所示),按公式(4)计算基线噪声。5 个平行包络线宽度的平均值,作为检测器基线噪声。将输液泵停止运行
(此时检测池内充满二次蒸馏水),记录静态基线5 min,计算短期基线噪声。
E.4.3.2 基线漂移
将输液泵与检测器的“入口”相连,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色谱数据工作站(或记录仪)连接,流动相为二次蒸馏水,泵流量设定1.0 mL/min,运行系统,记录基线1 h。开机预热后,记录基线1 h,取1 h 内平行包络线的中心线的起点与终点的差值为检测器基线漂移。
E.4.4 蒸发光检测器
E.4.4.1 基线噪声
选用C18 色谱柱,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漂移管温度70 ℃ (低温型35 ℃ ),雾化气体流量为(2.5~3.0)L/min 或适当的气
体压力(280~350)kPa,灵敏度选择在适当的挡位,接通电源,待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1 h,计算参照示差检测器。
E.4.4.2 基线漂移
计算参照示差检测器。
来源:实验室ISO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