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要求,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过程的监督管理,指导监管部门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检查工作,强化申请人和临床试验机构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11月发
2021/02/26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浙江巴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紫杉醇洗脱 PTCA 球囊扩张导管属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审批项目,编号 201700189。申请人的注册申报资料符合现行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0 号)、《医疗器械 注册管理办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 2014 年第 4 号)等相关医疗器械法规与配套规章, 经系统评价后,建议准予注册。
2021/05/0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随着中国创新药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新药研发公司为了增强产品和公司竞争力,开始瞄准国际市场,期望通过美国FDA的审评获得新药在美国的上市批准。FDA的新药审评包括了两个过程:一个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审评过程,另一个是新药上市申请(简称NDA)审评过程。申请人在完成新药临床前研究后,需向FDA提交IND申请,以开展临床试验。前文小编介绍了国内
2021/08/16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技术审评、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均是医疗器械注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技术审评是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产品研判过程中产生的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有关的验证、确认文件进行技术和风险层面的综合评估,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出产品是否可以上市的技术意见;注册环节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是对研发和生产过程的符合性考核,是对注册申请人保证医疗器械
2021/08/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体外诊断产品说明书承载了产品预期用途、检验方法、对检验结果的解释、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是审评审批的重点之一;另外,体外诊断产品因专业跨度大、方法学多样、临床预期用途各异,导致其产品的说明书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预期用途编写说明书,以便关注者获取准确信息。为帮助企业规范说明书的编写,本文就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2021/08/26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8年4月发布了“扩大缩略型510(k)程序:通过性能标准证明实质等同”的指导原则草案。9个月后,发布“安全和性能基准途径”的最终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明确了“扩大缩略型510(k)程序”的具体申请途径:申请人通过证明新产品符合FDA认可的性能标准,从而证明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安全和性能基准途径”的提出有助于FDA更快地完成那些
2021/09/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文结合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标准及指南,对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用的塑料组件系统(如硅胶管、滤器等)相容性研究的一般思路进行介绍。认为制剂申请人作为责任主体,应基于风险评估及必要时的试验研究,确认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中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的适用性。总结了目前申报资料中发现的相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2021/10/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为进一步规范申请人医疗器械注册自检行为,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我局起草了《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现场检查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2年1月15日前,将意见或建议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gdda_qxzcr@gd.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反馈意见”。
2021/12/3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第三方 510(k)审核程序是FDA为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提供的一个自愿的替代性的审核程序,该程序允许有资质认可的第三方 510(k)审核机构(Third Party (3P510k) Review Organization)审核规定的中、低风险的医疗器械,以提高510(k)的审核效率。您家的医疗器械可以申请第三方510(k)审核吗?今天,小编即为您解答。
2022/03/1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注册提交的产品检验报告应当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可以是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备案人的自检报告,也可以是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自《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发布以来,本文对几家开展注册自检的企业进行了注册体系现场核查,现将发现的共性问题汇总发布,供相关企业参考。
2022/03/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