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锂硫电池最新研发进展

    由于单质硫(S8)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以硫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的锂硫电池已成为高能量密度锂二次电池的研究热点。此外,硫还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本文主要盘点一下近期锂硫电池的研究成果,以期向大家传达其最新进展!

    2021/03/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通用汽车研究:金属异物颗粒是否会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

    通过在电池中人为引入不同粒径的金属铁颗粒以研究对异物金属颗粒对电池性能和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即使在长期循环和受压的条件下引入的金属异物颗粒都不一定会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是否发生内短路取决于金属异物的粒径和所处位置。

    2021/04/12 更新 分类:生产品管 分享

  • 新电池材料研发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目的是简单地总结针对该领域的新电池材料和概念研究中的实际考虑。事实上,与科学领域一样,来自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渗透是珍贵的,但在进入电池研究时,需要考虑许多方面,以充分利用实验/开发,避免有偏见的实验解释。

    2021/10/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本文依托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的支持,分析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技术关键材料、核心组件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凝练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面临的问题,梳理未来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保障措施建议,以期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

    2022/01/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储热-释放”两状态法用于方形锂电池导热系数测定

    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热-释放”两状态法这种全新的方法在方形电池热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本方法有望填补该测试领域的行业空白,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锂电池热管理与安全设计技术的发展。

    2022/02/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2022年12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2 年第 19 号),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2023/02/0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隔膜如何影响高电压三元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结构的隔膜对NCM523||石墨全电池的循环性能的影响,指出纤维结构的隔膜可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原因在于锂金属和过渡金属在石墨负极上的析出更均匀,避免了电池的微短路。

    2023/02/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一种电池包底部抗碰撞性能的测试方法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电池包底部防护性能的负坎试验方法,设计的壁障以及撞击壁障可以在X、Y、Z 3个方向可调,以满足轿车和SUV车辆的不同重叠量测试需求,用于复现实际场景中电池包的损伤情况,也可以用于验证汽车电池包在负坎工况中的抗冲击性能。

    2023/02/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自愿性认证开始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决定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自愿性认证工作,健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体系,促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3/03/03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锂离子电池负极衰减的主要机理和应对方法

    析锂、电极表面钝化膜的增厚、可循环锂量的损失、活性物质结构的破坏等现象均可导致锂电池寿命的衰减 。其中,负极是引起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本文总结了电池使用过程中负极衰减的主要原理,并提出了几种减少容量衰减的方法。

    2023/03/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