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设计和开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性工作,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的选择是重中之重。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的选择应结合预期内包装物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一般考虑内容如本文所示。
2022/02/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目标、监管机构对于各阶段研究内容的期望以及各药企的常规做法。化学合成原料药的杂质研究主要包括工艺杂质,如中间体、副产物、遗传毒性杂质、残留溶剂和元素杂质。强制降解试验常用于研究原料药和制剂的降解杂质。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不同阶段开展强制降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度。
2022/03/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了解药物颗粒的粒径、形状和粒径分布是处方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颗粒大小不均一可能会影响片剂的含量均匀度、溶出或制备工艺。粒径和粒径分布的数据也有助于判断直接压片法和干法制粒是否可行。
2022/03/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创新药的开发,需要多学科的并肩作战,需要经验与创新的融会贯通,在这一过程中,如若能得到药审中心审评老师的指导,无疑为雪中送炭。但,无论是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更好的推进药物研发创新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对有限的审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
2022/03/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当前口服固体制剂药物应用非常广泛,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药品之一。市场占有率多说明固体口服剂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其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低、利于携带并且便于服用、患者依从性高。为了更好地生产出口服固体制剂药物,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强对口服制剂处方和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这是非常必要的。
2022/05/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品三大属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不同开发阶段要求程度不同,总体方向为~安全性证据越来越多、有效性数据越来越充分、质量控制越来越严。那么,早期的创新药,尤其是IND阶段的品种,药学质量控制如何支撑其药物属性特点和政策法规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项目开发经验,及法规指南的解读,总结此文,以期共同进步。
2022/05/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据统计,近年来开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成本高达约20亿美元,研发周期平均为6至7年。此外,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新药失败率仍近90%。因此,制药领域急需一种新的模型解决上述的药物研发窘境。类器官的出现,为更高效、精准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希望
2022/08/12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乳糖作为脆性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发生脆性形变,而且其形态比较圆整,流动性较好;微晶纤维素作为塑性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而且其形态呈现长条状,流动性较差。在固体制剂开发过程中,通常选择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二者联合使用,可以使混合物料粉体学性质良好,满足混合均匀性以及压片的要求。
2022/09/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为了利于仿制药达到与参比制剂相似的溶出曲线,本文围绕药物溶解能力,从片剂原辅料性质与处方选择、工艺开发与优化、溶出方法分析与验证等方面,对影响片剂溶出度的制备因素和检测因素进行概述,并结合实际经验,分层次总结、多方面讨论,以期为片剂工艺的开发提供帮助。
2022/10/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谈到药物制剂研究中有关研究院和GMP工厂的分工,通常的理解往往是:研究院做好药学开发,形成转移方案,转移到GMP工厂验证/确认。而实际上,许多验证工作的方法学开发,需要基于GMP工厂实际,往往需要GMP工厂参与或者主导研发,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研发”。
2022/1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