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本文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电磁干扰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电磁兼容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内容。

    2021/08/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雷击浪涌设计知识

    雷击浪涌冲击波可通过户外传输线路、设备间的连接线以及电力线侵入设备,使串接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雷击大地或接地导体,引起局部瞬间电位上升,波及附近的电子设备,对设备产生冲击,损害其对地绝缘。

    2021/11/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开关电源EMI产生原因有哪些,抑制方法是什么?

    采用EMI滤波技术、屏蔽技术、密封技术及接地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抑制、消除干扰源及受扰设备之间的耦合和辐射,切断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从而提高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

    2023/04/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智能马桶盖伤不起,质量问题出在哪儿?

    智能马桶市场日渐火热,与之对应的却是不断曝出的质量丑闻。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的一年多时间里, VIVI、冠珠、欧路莎、美标等国内、国际卫浴大牌相继因智能马桶盖接地措施、耐热和耐燃等不合格登上质量黑榜。

    2016/03/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EMC整改常用方法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传输途径、干扰接收器。EMC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最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是屏蔽、滤波、接地。它们主要用来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广义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包括抑制干扰源的发射和提高干扰接收器的敏感度,但已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2022/12/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产品中5种常见危害严重的细菌微生物简介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2018/07/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钛合金材料超声检测实例分析

    超声检测作为一种主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常常用于检测材料与制件内部的缺陷,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即声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当遇到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检测声波反射信号的变化就可以间接地发现与评估材料内部的缺陷。

    2019/07/30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 硬件EMC设计规范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传输途径、干扰接收器。EMC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最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是屏蔽、滤波、接地。它们主要用来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广义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包括抑制干扰源的发射和提高干扰接收器的敏感度,但已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2022/11/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EMC磁环被卡住,影响电源软线模拟松脱试验,结果该怎么判?

    某搅拌机电源软线有带有EMC抗干扰磁环,按照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27.3条款电源软线松脱试验,磁环后的电源软线中接地导线“相对较长”,后于载流导线被绷紧

    2022/12/27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 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之前很多企业会对比GB9706.1-2007而将出厂检验定为保护接地阻抗、漏电流和电介质强度,即我们俗称的“老三项”测试,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对的,GB4793.1-2007中4.1概述里面明确规定:制造商应对所生产的、同时具有危险带电零部件和可触及导电零部件的设备100%的进行附录F的例行试验。今天来聊一聊GB4793.1-2007,主要是出厂检验的相关规定以及如何执行这些实验。

    2021/06/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