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我们今天重点介绍无菌制剂的除菌过滤。
2023/12/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复宏汉霖新药注册FDA经验。
2024/05/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是决定血管支架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有很多符合植入人体要求的生物材料可应用于血管支架的制作,主要有金属、合金和高分子材料等。理想支架材料应具有以下标准:①物理性能稳定,有一定的力学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无劳损;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③不会导致过敏反应,无致癌和致畸性;④制作、消毒、操作和保存方便,且价格便宜。
2021/03/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7月中旬,脑机接口话题引爆医疗圈,《黑客帝国》中脑后插管技术走进现实。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马斯克在创办Neuralink两年后,终于公布脑机接口新进展:运用超细聚合物管线和神经
2019/08/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019年9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医疗器械协调小组(MDCG)“MDCG 2019-9安全性和临床性能摘要-制造商和公告机构指南"。本指南根据MDR 2017/745第32条提供了有关植入式设备和III类医疗设备(定制或研究性设备除外)制造商需要制定的安全性和临床性能摘要(SSCP)的内容。
2022/10/2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因心律失常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5%~20%。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繁多,有如遗传因素、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因素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因素等。众所周知,心律失常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是难以预测的,在年轻人和无心脏病史的患者中更是如此。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利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干细胞进行数据集训练和分析,可以对心
2022/08/30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近日,复旦大学研发出了一种纤维状的可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可以像毛发一样附在皮肤表面,并对人体多种化学物质进行长期的实时监测
2019/11/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美国西北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关于可溶解在体内的心脏起搏器的研究和讨论,由生物可吸收组件制成的无线、无电池、完全植入式起搏器可能代表临时起搏技术的未来。
2021/11/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据中科院官网和科技部网站消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陶虎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团队合作,针对脑胶质瘤治疗,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异质、异构、可降解微针贴片。
2021/11/21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2024年3月15日,植入式神经调节技术公司Axonics (Nasdaq:AXNX)宣布,第4代R20™可充电骶神经调节(SNM)系统获得FDA的CE认证,预计在4月中旬面向欧洲市场开放销售。
2024/03/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