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嘉峪检测网 2015-11-19 00:06
【沉痛悼念】陆婉珍院士因病于2015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我国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陆婉珍同志,因病于2015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特此讣告。
陆婉珍同志治丧领导小组
2015年11月17日
陆婉珍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石油化学家,是我国石油分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3年12月,陆婉珍的学生褚小立所著的《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一书的序言中介绍称,1924年9月29日,陆婉珍出生于江南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留学日本的纺织实业家,也是我国知名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母亲是一位受过师范教育的女性。陆婉珍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在常州女子师范附小、重庆南开中学读小学和中学。从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后,陆婉珍于1947年留学美国,分别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求学,后又到美国玉米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陆婉珍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负责筹备石油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从此她与石油分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她的努力下,逐渐建立了一个门类齐全、人员配套和方法先进的分析平台。这个平台使我国炼油工业装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为炼油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分析数据。陆婉珍长期从事色谱、核磁共振、炼油化学剂、光谱等分析学科的研究工作,她的所有科研成果几乎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其中不少技术都有鲜明的创新性,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陆婉珍长期从事分析工作,始终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因此她所采用的分析仪器十分广泛,并能把握各种新型分析仪器的发展、原理及应用,是分析领域难得的通才。她同时又十分注意深入研究与石油化工有密切关系的几种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核磁共振、近红外光谱等,使之在中国立足并有所创新。她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所从事的课题大都属于石油分析。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学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分析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她要求他们要熟悉各个相关的学科,如石油化学、炼油工艺、数据统计、精密仪器等。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数据,但却很少得到高级别的奖励,对此她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她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说:“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
陆婉珍的丈夫闵恩泽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化工催化剂化学家,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获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