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刚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磁共振成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功能审评要点》。
2023/09/1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全球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如疾病监测或健康管理、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疾病预测和治疗等。中国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主要适应证有肺结节、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等眼病的筛查,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肝癌和乳腺癌等疾病诊断等。
2020/1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刘士远教授,在2022年医学人工智能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医学学术期刊发展”高端论坛上,为大家分享了《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1-2022)》。
2022/10/11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由中检院牵头起草的IEEE P2801“医学人工智能数据集质量管理”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领域的首个全球性标准。
2022/07/0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刚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2023/06/2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在本文中综合分析并探讨了AI和机器人技术是如何彻底改变复合材料制造业的,特别关注自动纤维铺放(AFP)、连续纤维3D打印、缠绕和编织等工艺。
2025/01/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7月,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显示,“人工智能医用软件”是指基于医疗器械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其医疗用途的独立软件,含人工智能软件组件的医疗器械的分类界定可参考该原则。“指导原则”强调,对于算法在医疗应用中成熟度低(指未上市或安全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的人工智能医用软件,若用
2021/08/17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临床应用的加快,全生命周期监管对其质量研究与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在国家药监局的领导以及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的业务指导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以下简称归口单位)围绕监管与产业需求,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11/2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并不是一整合便会立即带来成功。因为当中的要点是——任何创新技术都应该解决现有的业务问题,而不是想象中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未来是光明的。
2021/06/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AI 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前景广阔,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因其不确定性带来潜在风险,目前相关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评估标准缺失,难以及时对潜在的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国家药监部门有必要尽快出台具体的评价标准,发布相关的指导原则、审评指南,指导企业从研发、注册申报,到临床应用,规范注册审评审批,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为产品
2022/11/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