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学军等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3D打印支架的分形仿生设计,该设计结合了3D打印和高能等离子钽合金制造技术,使其在工业规模上易于生产。
2025/01/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青铜器距今几千年,因基体合金成分、埋藏环境、保存环境的不同,腐蚀程度千差万别。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越王勾践剑,至今千年不锈,光泽耀目,可以轻松划开20多张纸;而有些青铜器则高度矿化,甚至“一触即碎”。
2022/09/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火箭、导弹、空天飞机等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对轻质化、耐高温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钛基复合材料(TMCs)在原有钛合金基体耐磨、耐腐蚀的基础上,拥有更加优异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耐高温性能,已成为材料科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
2021/01/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沉金,为什么要沉金,沉金这种表面处理的好处,采用沉金板的的线路板有哪些好处及沉金和金手指。
2022/06/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金属和合金经塑性变形后,由于空位、位错等结构缺陷密度的增加,以及畸变能(晶体缺陷所储存的能量)的升高将使其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高自由能状态,具有自发恢复到变形前低自由能状态的趋势,但在室温下,因温度低,原子活动能力小,恢复很慢,一旦受热,温度较高时,原子扩散能力提高,组织、性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2020/1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清华大学的赵沧、卡内基梅隆大学的Anthony D. Rollett和弗吉尼亚大学大学的Tao Sun(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利用告诉X射线成像技术对锁孔形成进行了细致的观测。研究介绍,高速X射线能够在Ti-6Al-4V合金中对由锁孔尖端的临界失稳所造成的孔结构进行原位观测。
2020/11/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淬火后不转变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RA)。因此,当钢没有淬火到Mf(或马氏体光洁度)温度时,就会出现残余奥氏体;也就是说,温度没有低到足以形成100%的马氏体。由于含碳量超过0.30%的合金中的Mf低于室温,因此在室温下可能存在大量未转化的残余奥氏体,并与马氏体混合。
2021/03/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采用原位膨胀分析仪(SWE)对不同克容量的硅碳体系电芯进行化成过程厚度膨胀分析,发现随着硅碳负极克容量的增大,电芯的膨胀厚度也增大,这主要与形成硅碳合金时硅结构膨胀有关,研发人员应合理调控硅碳比例及修饰硅基材料结构来抑制结构膨胀。
2022/02/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金属基复合材料 (metal matrix composites),简称 (MMCs)是以金属及其合金为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增强相人工结合成的复合材料。其增强材料大多为无机非金属,如陶瓷、碳、石墨及硼等,也可以用金属丝。它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s)、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以及碳/碳复合材料一起构成现代复合材料体系。
2022/08/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综述了各种技术制备的含镓生物活性材料在增强骨生成,血液凝固,抗菌和抗癌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含镓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同时讨论镓掺杂在生物活性玻璃、生物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和金属合金中的最新趋势。镓作为一种治疗性离子,为广泛应用的生物活性材料提供了独特的功能。
2022/09/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