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新型材料——可降解医用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可降解医用材料具有与人体组织的良好相容性,能够在人体内降解后被人体吸收或完全排出体外,不会在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中蓄积,并且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便于加工的简易性,因此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应用于组织修复、植介入、药物输送、伤口愈合等。

    2021/10/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国内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

    抗体是机体在进化中形成的天然药物筛选体系,对于特定的靶点,每家药企都可以在噬菌体展示或杂交瘤这样的通用技术上筛选出全新的抗体药。Fab提供了特异性,Fc架构保证了长效(PK)、稳定性(理化性质),因此成熟靶点(有可参考的评估体系)很容易筛到成药性强的抗体药。

    2021/11/14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血管内导管、导丝和输送系统润滑涂层的审评思考

    介入导丝、导管及输送系统在临床使用时通常会在血管中来回移动从而准确到达病变部位,其润滑涂层的稳定性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也是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技术审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器械描述、性能验证、技术要求、涂层工艺及有效期验证、说明书及标签这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2021/11/2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CDE老师解读溶出曲线与人体生物等效性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药物溶出(释放)才能被吸收利用发挥有效性;控制药物的溶出量与溶出均一性可保证药品的质量可控性;在药品有效期内确保药物的溶出与均一性符合要求是保证药品质量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控制药物的溶出速率,避免突释,才能保证这类药物的安全性。

    2022/01/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多肽类药物长效微球制剂仿制药研发要点分析

    本研究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出台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指导原则,结合剂型特点,从参比制剂选择、处方研究、制备工艺、质量研究、稳定性考察、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探讨多肽类药物长效微球制剂仿制药研发及评价应重点考虑的事项。

    2022/02/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浅析药物晶型相关指导原则及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药物晶型即药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同一药物由于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往往具有多种结晶状态。药物不同的晶体状态(多晶型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如密度、熔点、流动性、溶解性及物理化学稳定性等。本文对药物多晶型的基本分类、常用检测方法及其对的制剂的影响进行总结,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2022/02/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表面涂层技术在人工髋关节领域的应用现状及评价方法

    年轻患者活动能力强、假体期望寿命长,对于中青年患者初次 THA 术中通常使用的初始稳定性好、骨长入效果更佳的生物固定型假体。生物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通常被认为与假体初始固定、表面涂层、假体材质、以及关节摩擦界面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与假体初始固定密切相关的表面涂层状态至关重要。

    2022/03/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特种工程塑料性价比之王:PPS的改性和应用

    聚苯硫醚(PPS)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高阻燃、耐化学药品性能强等优点;具有硬而脆、结晶度高、难燃、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较高、电性能优良等优点。聚苯硫醚PPS是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一般大于260度、抗化学性仅次于,流动性仅次于尼龙。

    2022/03/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递送技术详解

    药物递送技术(Drug Delivery Technology)是指在空间、时间及剂量上全面调控药物在生物体内分布的技术体系。药物递送要实现的目标:制剂范畴解决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在递送范畴解决药物控释和靶向递送。通过调节药物的递送和释放位置,改变药物体内代谢行为,跨越生理屏障促进药物吸收,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2022/04/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引线键合失效机理分析

    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键合是集成电路封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引线键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路使用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整机对电路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引线键合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芯片与管壳键合点的连接,而是要通过这种连接,确保在承受高的机械冲击时的抗击能力。

    2022/04/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