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浅谈:固体口服制剂的处方及工艺开发

    当前口服固体制剂药物应用非常广泛,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药品之一。市场占有率多说明固体口服剂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其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低、利于携带并且便于服用、患者依从性高。为了更好地生产出口服固体制剂药物,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强对口服制剂处方和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这是非常必要的。

    2022/05/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包材相关法律法规及注册流程

    药包材即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系指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和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所使用的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包材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适应性、稳定性、功能性、保护性和便利性,在药品的包装、贮藏、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起到保护药品质量、安全、有效、实现给药目的作用。

    2022/05/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pH对毛蕊花糖苷稳定性影响及降解产物分析

    车前子是中医常用的利尿通淋药,《中国药典》2020年版车前子项下含量测定要求检测毛蕊花糖苷,且含量不低于0.4%[1]。研究表明车前子中毛蕊花糖苷会受温度、加热时间、pH等影响而发生变化。

    2022/06/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学研制现场核查常见缺陷汇总

    药学研制现场核查(以下简称研制现场核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药学研制情况(包括处方与工艺研究、样品试制、质量控制研究、稳定性研究等)的原始资料进行数据可靠性的核实和/或实地确证,核实相关申报资料的真实性、一致性。本文对药学研制现场核查常见缺陷进行列举,供业内同仁参考。

    2022/06/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IVD质控体系阶段性目标和设计方向思考分析

    原料检-生产过程检-成品检-定期稳定性检验,是通常监控产品质量的基本逻辑,就大部分药品而言,从简单并不断重复之中找细节优化点是质量人员的努力方向,这些方向基于前期研发大量投入、临床研究大量验证、毒副作用高度关注,看似不断重复和检测方法简单、但过程必须高度谨慎和人员必须有极强责任性,实际上是基于系统性检测体系的成熟。

    2022/07/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光谱光度定值系统校准方法探讨

    本文根据光谱光度定值系统(以下简称“定值系统”)的原理,探讨了定值系统的校准方法,通过对波长示值误差、波长重复性、测量线性、重复性、稳定性的测量,保障其相关产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定值系统的计量性能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2022/08/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怎么知道该去身体的哪里?

    药品中包含活性成分与非活性成分,前者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而后者影响药品的质量,如增强药物的稳定性,让药物更易被吸收,以及改善药物的口感。例如,阿司匹林含有的成分中一些能防止药片在运输途中受损,另一些则有助于药片在体内分解。

    2022/08/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RNA提取的7个步骤

    做实验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与 DNA 相比,RNA 是极其脆弱的。这是由于 RNA 自身的不稳定性及 RNase 的稳定存在,使得 RNA 极易被分解。另外,与动物组织和培养细胞相比,植物组织的 RNA 更难提取。在完整的细胞内,上述物质与核酸是分离的;但在提取过程中细胞破裂,各种物质混杂在一起,容易干扰 RNA 的提取效果。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RNA提取的正确操作吧。

    2022/08/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透明隔热涂料用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透明隔热涂料用各类金属氧化物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相较于其他金属氧化物,CsxWO3具有更加优异的可见光透过和近红外光屏蔽性能,且相对环保,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是其在紫外光照下的稳定性还需要提升。

    2022/09/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什么是药物盐型,它们有什么不同?

    活性药物分子(API)大多是酸或碱形式,当游离碱或游离酸的稳定性存在问题时,药物盐型便是优选项,盐型是改善可离子化化合物成药性质的重要策略。这篇内容我们一起了解到底什么是药用盐型,它们对药物有什么影响,以及不同盐型之间有什么区别?

    2022/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