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本文介绍了封装的意义和目的、封装材料及封装设计及和封装参数和效果确认封装参数三方面主要内容。
2021/04/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研究了326Ah大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燃烧特性,填补了目前百安时以上锂离子电池燃烧特性缺失的空白。
2022/10/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Kyu-Young Park等人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度的厚电极探究制约电池衰减的关键过程。
2024/03/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锂离子电池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包括两种类型,即日历老化和循环老化。
2024/05/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锂离子电池的失效分析总体上可以分为失效分析流程的确定、失效现象的辨识、失效分析测试和失效机理分析4个板块。
2024/06/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干燥开裂机理与影响因素。
2024/1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以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新旧标准为研究对象,解读新旧标准存在的差异。
2025/02/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粉尘、水分和毛刺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因素。严格控制电池生产环境的粉尘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生产环境粉尘控制不足会导致涂层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表面质量对电池使用性能影响很大,如果极片上存在气泡等异常点,会使电池的循环寿命、放电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因此,涂布液的脱泡技术和涂布
2020/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受单个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限制,决定于电极化学和工作条件,如正、负极选择,充电倍率和截止电压等。实际应用中,负极的尺寸需要配合正极容量,因此正极决定了锂离子电池容量,称为“正极限制”。下一代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正极可能采用NMC811材料,但是由于材料颗粒有缺陷,其性能损失严重,因此研究缺陷颗粒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1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钴酸锂为例,全面讲解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锂电池的性能与测试、生产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
2022/08/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