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0-06-15 11:26
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是在介入手术中,用于向球囊扩张导管加压和卸压,使球囊扩张和回缩,从而达到扩张血管等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
在进行介入手术时,通过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球囊扩张导管通过该通道进入血管狭窄位置,将球囊充压装置延长管前段的锁定接头与球囊导管座后的鲁尔接头连接,通过旋转或按压手柄,为球囊进行充压和卸压,从而实现球囊扩张和回缩。
球囊充压装置主要由推注系统、压力表和连接管路组成。压力表又分为指针压力表和数字压力表两种型式。
图1 球囊充压装置(指针压力表式)
图2 球囊充压装置(数字压力表式)
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的主要危害
危害分类 |
危害形成的因素 |
可能的后果 |
|
---|---|---|---|
能量危害 |
电磁能 |
漏电流超出限值; 不恰当的能量供应; 周围电磁场对产品的干扰 |
发生灼伤、产生无效治疗 |
生物学危害
|
再次或交叉感染 |
一次性使用的产品被再次使用 |
引起感染、交叉感染 |
添加剂或加工助剂 |
在产品中引入的助剂,如使用未经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硅油、粘合剂或增塑剂等 |
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
|
生物污染 |
生产环境污染产品,如外来的纤维、粉尘、细菌等其他杂质; 产品原材料受到污染; 灭菌操作不严格; 包装破损; 使用时操作不正规 |
产品带菌、热原,引起患者感染 |
|
信息危害 |
标记 |
不完整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对产品性能特征不恰当地描述; 不恰当地对产品预期的使用规范; 对产品注意事项的限制未充分公示。 |
产品对人体产生危害 |
操作说明书 |
产品过于复杂的操作说明; 警告不明确; 副作用的警告不明显或叙述不清; 没有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可能再次使用时会产生危害的警告。 |
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或引发其他伤害 |
|
不完整的要求产生的危害 |
对参数的不恰当规范 |
产品的设计参数不恰当; 产品性能的要求不全面; 未提及产品的货架有效期或不规范。 |
产生无效治疗或发生副作用 |
人为因素产生的危害 |
显示信息与实际状态不对应 |
由缺乏技术的/未经培训的人员使用。 |
对操作者和患者均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
操作危害 |
功能 |
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充压强度输出; 充压强度不正确的测量; 刻线不清晰 |
对人体产生危害 |
使用错误 |
不遵守产品的使用规则,如使用前排气不充分等; 违反常规操作。 |
对人体产生危害 |
|
失效产生的危害 |
功能退化 |
由于老化、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产品破裂而导致功能退化。 |
产生无效的治疗,延误患者病情。 |
电能失效 |
非预期的电能完全性的丧失。 |
产生无效的治疗,延误患者病情。 |
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技术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外观。
2.指针压力表(包括计量单位、零点、分度、负压指示、基本误差、回差、指针偏转的平稳性、轻敲位移)。
3.数字压力表(包括计量单位、零点漂移、示值分辨率、负压指示、基本误差、重复性、回差、稳定性、示值波动、安全要求)。
4.充压装置使用性能(包括正压密封性、压力释放、负压保持性、压力衰减、释放装置的工作可靠性、旋转方向、接头、气泡观察与排除、延长管尺寸、容量刻度、容量允差)。
5.化学性能(包括可萃取金属含量、酸碱度、易氧化物、环氧乙烷残留量)。
6.无菌。
7.细菌内毒素。
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相关产品标准
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的研究要求
1.产品性能研究
包括功能性、安全性指标(如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的
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球囊充压装置不应释放出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正常使用条件下球囊充压装置并不直接或间接与人体接触,只有当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发生意外破裂的故障状态下,球囊充压装置才会与人体血液发生间接性接触。应按GB/T 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对球囊充压装置进行生物学评价。确定依据,应参考YY/T 0450.3《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辅件第3部分: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GB 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等标准。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应当包括: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产品所用材料的描述及与人体接触的性质;实施或豁免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对于现有数据或试验结果的评价。
3.灭菌工艺研究
提交产品灭菌方法的选择依据及验证报告。器械的灭菌应通过GB 18278、GB 18279或GB 18280确认并进行常规控制,无菌保证水平(SAL)应保证达到1×10-6。灭菌过程的选择应至少考虑以下因素:产品与灭菌过程间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灭菌对产品安全有效性的影响。
如果灭菌方法是辐射,应该确定剂量。如果用环氧乙烷灭菌,应制定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指标并进行检测。
4.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验证可依据有关标准进行(如GB/T 19633、YY/T 0681.1等),提交产品的包装验证报告。包装材料的选择应至少考虑以下因素: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性;包装材料与产品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包装材料所能提供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屏障保护;包装材料与使用者使用时的要求(如无菌开启)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
5.产品货架有效期
产品货架有效期是指产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期限。有效期的研究应贯穿于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在产品上市后还应继续进行有效期的研究。
货架有效期包括产品有效期和包装有效期。产品有效期验证可采用加速老化或实时老化的研究,实时老化的研究是唯一能够反映产品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实际稳定性要求的方法,应遵循极限试验等原则;加速老化研究试验的具体要求可参考YY/T 0681.1。
对于包装的有效期验证,建议申请人提交在选择恰当的材料和包装结构合格后的最终成品包装的初始完整性和维持完整性的检测结果。在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时应注意产品选择的环境条件的老化机制应与在实时正常使用环境老化条件下真实发生产品老化的机制一致。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