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1-08-11 21:17
辅助生殖用穿刺取卵针,是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操作过程中,用于穿刺卵巢中卵泡以获取卵母细胞的专用器械,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一、辅助生殖用穿刺取卵针的研发实验要求
1.产品性能研究
穿刺取卵针的构造、尺寸、表面及针管内部处理方式以及真空吸引装置等对术中疼痛和出血、卵细胞质量和随后的胚胎发育皆有影响。为达到预期性能的要求,设计开发时要考虑到产品使用时穿刺过程中对患者的损害,以及真空吸引时对卵细胞潜在的损害可能。
产品性能研究资料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技术要求中的相关性能指标,应涵盖有效性、安全性指标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指标的确定依据、所采用的标准/方法以及采用的理由等。
(1)详述所有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的确定依据,给出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出具涉及到的研究性资料、文献资料和/或标准文本。
(2)若申报产品组成结构与已在国内上市同类产品差别较大,则需出具产品对获卵成功率、卵细胞形态影响的研究资料。
(3)应说明细菌内毒素限量及其设定依据,说明环氧乙烷及其他杂质的限量及其设定依据。
(4)特殊性能研究
对于注册申请人采用新材料制造的产品以及具有涂层或声称的更安全/操作更简单等其他特殊性能,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性能要求,设计验证该项特殊性能的试验方法,阐明试验方法的来源或出具方法学确认资料。
(5)说明与该产品配合使用的产品如负压吸引装置,明确负压值的范围并给出验证依据。说明产品是否需在超声引导下使用。
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需对成品中与患者、卵细胞直接或间接接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资料需包括:
(1)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2)产品所用材料的描述及与人体接触的性质。
(3)实施或豁免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4)对于现有数据或试验结果的评价。
参考GB/T16886系列标准,需考虑进行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项目包括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刺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鼠胚试验及热原;囊胚细胞数是一项评价胚胎发育状况的敏感和定量指标,鼠胚试验宜兼用囊胚细胞计数法对发育期的胚胎进行分析(试验品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囊胚细胞数应无明显差异)。由于人精子存活试验是用于判断受试物对生殖细胞及胚胎潜在毒性广为接受的指标,建议参考YY/T 1535-2017《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人精子存活试验》,进行相关评价。
以上项目若不适用,应给出充分的理由和论证。
应避免选择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性风险的原材料或成分。若申报产品的材料或成分具有上述风险或相关风险不明,应对其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并出具产品致癌性、致突变性及生殖毒性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资料。
3.生物安全性研究
产品若含动物源性材料,应按照动物源产品出具相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资料。
4.灭菌工艺研究
(1)应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及其选择依据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给出灭菌确认报告。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SAL)应达到1×10-6。
(2)残留毒性:若灭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现残留,如环氧乙烷灭菌,应当明确采取的处理方法及限量要求。考虑到环氧乙烷具有致癌、致畸性,产品接触卵母细胞,因此应尽可能降低环氧乙烷残留。
5.产品货架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1)货架有效期
货架有效期包括产品有效期和包装有效期。产品有效期验证可采用实时老化或加速老化的研究。实时老化的研究是唯一能够反映产品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实际稳定性要求的方法,应遵循极限试验和过载试验原则。加速老化研究试验的具体要求可参考YY/T 0681系列标准(ASTM F 1980)。
对于包装的有效期验证,建议给出在选择恰当的材料和包装结构合格后的最终成品包装的初始完整性和维持完整性的检测结果。在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时应注意:产品选择的环境条件的老化机制应与宣称的真实运输储存条件下发生产品老化的机制相匹配。对于在加速老化研究中可能导致产品变性而不适于选择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研究其包装的有效期验证,应以实时老化方法测定和验证。
(2)包装及包装完整性:在宣称的有效期内以及运输储存条件下,保持包装完整性的依据。包装设计及验证应考虑导管弯折对管道通畅性及对卵细胞的影响。
6. 产品技术要求
6.1.理化性能:外观、尺寸、微粒污染、耐腐蚀性、显影回声标志、还原物质、酸碱度、紫外吸光度、重金属限值、蒸发残渣、环氧乙烷残留限值(若适用)。
6.2.产品使用性能相关指标:取卵针(刚性、韧性、刺穿力、针孔通畅)、管路(耐液压、耐吸引、水流量、管路畅通性、内圆锥接头、密封性)、拉伸性能(各连接部分)。
6.3.表面处理:如硅化处理、涂层成份及相关性能。
6.4.由于该产品直接接触卵细胞,产品技术要求中应包括鼠胚试验性能指标。
6.5.无菌。
6.6.细菌内毒素限值。
二、相关标准
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GB/T 14233.1《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GB 1581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GB 18671《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GB/T 15812.1《非血管内导管 第1部分:一般性能试验方法》
YY/T 0313《医用高分子产品 包装和制造商提供信息的要求》
YY/T 0995《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 术语和定义》
YY/T 1434《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 体外鼠胚试验》
YY/T 1535《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人精子存活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三、主要风险
按照YY/T 03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资料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1.可能影响产品安全性的特征问题清单
应参考YY/T 0316附录C的要求判定医疗器械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问题,但识别风险的来源并不局限于此。应对该类产品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信息来源需要具体列出,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途径:类似产品的投诉/抱怨数据、医学文献、试验室检测、动物试验数据、产品标签标识、专家观点等。对于风险识别信息的来源企业应具体说明,并给出有关支持文件或文献。
2.产品有关危害的清单
注册申请人应详细列出与产品有关的已知和可预见危害的清单,以及对每个危害如何造成损害的分析(包括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危害处境和可能发生的损害)。
注册申请人应指出拟申报产品所特有的任何额外风险,说明风险分析的方法。已识别的风险应至少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
(1)原材料的生物学和化学危害:
材料或材料来源变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对卵细胞及胚胎的影响。
(2)生产加工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
污染;微粒残留;添加剂、助剂、辅剂的残留;工艺用水;生产环境洁净度;热原;细菌内毒素。
(3)产品使用风险因素:
选择与使用不当;出血;疼痛;液体回流和漏气;卵细胞损伤;折损。
(4)灭菌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
灭菌方式对产品不适宜,灭菌不完全等。
(5)不正确使用产生的危害:
未按照说明书中操作方法操作,使用过程中损伤组织及卵细胞。
(6)产品包装可能产生的危害:
包装破损、标识不清等。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