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行业研究
嘉峪检测网 2022-02-09 23:21
1康复医疗行业蓬勃发展
1.1 我国康复行业发展历程
康复的定义与意义。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有效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最大限度地恢复或重建身心障碍者的受损功能和活动能力,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 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所针对的不仅是人体生理疾病的功能性治愈,更加着眼 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能力上及经济能力上的全面生存权利恢复,是能够帮助身心功能障碍者重建人生的一种过程。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 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 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 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 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康复医学有三项基本原则,包括功能锻炼、全面康复和重 返社会。
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康复预防、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 预防首先是要预防残疾的发生,保护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各种能力。康复功能评定是指在 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康复治疗是为帮助患者获得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获得 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的一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康复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治 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
我国康复医疗发展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解放 至 1957 年):解放前,我国几乎没有康复医学的相关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对伤病 的治疗和养护需求增加,我国康复医学相关研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开展。
起步 阶段(1958-1989 年):1982年,国家卫生部开始试办康复医疗中心。1984 年,全国高 等医学院校建议增设康复医学课程。1988 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 康复医学事业正式起步。
提升阶段(1989 年-2008 年):1989 年,卫生部规定二级以上 医院必须建立康复医学科。1991 年,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康复医 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推动康复医学队伍建设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助力我国康 复医学事业发展。“八五”期间,全国多地开展康复机构建设项目,但整体市场规模较小。1995 年后,康复行业建设在全国铺开,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康复服务 机构,实施康复服务与重点项目相结合,扩大康复服务面,整体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发 展阶段(2008 年至今):2008 年汶川地震,产生大规模伤员,康复需求激增,引发国家和群众对康复医疗的重视。2012年卫生部发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 年版)》, 2017年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 的通知》,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和护理中心的建设逐渐标准化、规范化。2021 年, 康复医疗相关政策再次加码,《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进一步扩大康复医疗试点范围,健全完善康复医 疗服务体系。
1.2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根据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发布的《国内外康复分级诊疗模式的现状与发展》,康复 分级诊疗根据疾病分期分别以急性期早期康复、稳定期综合康复、恢复期基本康复为主。三级医院康复科进行急性期康复治疗,二级医院康复科或康复专科医院承担稳定期康复 治疗,社区康复中心(门诊)等机构完成恢复期和维持期的康复治疗,各级康复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结构清晰,功能明确。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康复分级诊疗体系发展历史悠久,提倡早期介入、床边康复,建立相应的临床康复指南及路径,设立明确的转诊条件,通过对患者身体功能进行详细评估,实现分级别医疗 机构的互联互通。英国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为:急诊医院进行首诊、政府购买服务的康复专科医院(住院康复)、社区康复三级模式,在三级机构之间构建以功能评价为依据的康复流程,进而形成上下互联互通的康复医疗联合体。美国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 系为:社区医院首诊,患者病程过渡至非急性期后,根据评估结果转入相应医疗机构, 并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康复机构,最后再进入社区康复阶段。德国的医 疗服务体系以区域性为特点,区域内标准配置有四级医疗机构,就诊流程为:社区医院 门诊首诊,达到转诊标准后,通过转诊系统转至上级医院住院治疗,然后再进入康复机 构进行后期康复治疗,护理机构负责老年与残疾患者的护理工作。
我国康复医学科起步较晚,康复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2012 年,我国卫健委 指出康复医疗体系需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但受到国内长期以来的就医习惯以及配套政策仍需完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康复分级诊疗处于摸索阶段。根据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的《国内外康复分级诊疗模式的现状与发展》,我国 康复医疗资源不足,各地配置不均衡,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各级医院及康复医疗机构的 定位及双向转诊关系需要继续改善,康复医疗进一步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康复分级诊 疗持续发展。
1.3 康复医疗产业链
康复医疗产业链。康复医疗产业链上游为康复医疗药物和康复医疗器械生产商。其中, 康复药物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治疗通常会配合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中药或 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以消炎、消肿,便利功能锻炼。康复医疗器械指在康复医疗中 用于康复评定、训练与治疗、有效改善或恢复患者功能的医疗设备,常见的有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椅、康复机器人等。康复医疗产业链中游为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以及部分 出售康复药物和器械的零售药房等机构。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心肺 康复、骨关节康复、听力视力康复等多种康复服务;常见的康复医疗机构为康复医院(专 科医院)、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门诊/诊所、康复医疗院,以及病残护理院等准康复医 疗机构。康复医疗产业链下游为有康复治疗需求的人群。康复医疗的患者基数庞大,包 括术后患者、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群体等。
2康复医疗需求巨大,多因素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2.1 康复医疗行业需求广阔
我国康复需求广阔。康复医疗行业终端受益者主要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 人、术后功能障碍者、产后功能障碍者、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康复需求巨大。根据《柳 叶刀》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估计全世界约 24.1 亿人可能在患 病或受伤期间受益于康复治疗。这些需求的增长主要是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结果,也有 某些健康问题流行率增加的因素。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康复需求最大,康复需求人数 高达 4.6 亿人,其次是印度(4.11 亿)、美国(1.49 亿)、印度尼西亚(7,600 万)和 巴西(7,000 万)。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老年人群体和残疾人群体是我国主要康复服 务对象,2019 年二者合计占康复群体总量的比重达到 71.5%。
(1)养老市场
我国老龄化逐渐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根据 1956 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 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 例超过 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确定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 化。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8.70%,65 岁 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3.50%,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老龄化逐渐加深。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并保持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 年我 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2.64 亿人,比 2011 年增加约 7,903 万人;65 岁以上老 年人口数量达到 1.91 亿人,较 2011 年增加 6,787 万人。援引翔宇医疗招股说明书数据, 在假设生育意愿与生育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预计 2028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 口比例可能达到 25%。
人口老龄化将推高老年康复服务需求,带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蓬勃发展。随着医疗不断 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将继续加深,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群体持续 扩大,日常专业康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康复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人口老龄化 加速的影响,老年人康复需求将成为国内康复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推动康复医疗器 械市场的发展。
(2)残障市场
残疾人群体中,有大部分人的康复需求未得到满足。近年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持证 残疾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2020 年我国有 1,077.7 万的持证残疾人及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较 2017 年增加 223 万人。其中,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 114.6 万、听力残 疾人 81.6 万、言语残疾人 5.1 万、肢体残疾人 542.8 万、智力残疾人 86.4 万、精神残 疾人 178.4 万、多重残疾人 54.7 万。虽然国家在持续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 动,但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依然属于少数。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样本调查 显示,全国残疾人总人数约 8,502 万,其中肢体残疾 2,472 万人、多重残疾人 1,386 万 人。由此推算,目前我国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量占比不到 13%,还有超过 7,000 万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
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残疾人康复保健服务,进一步推动康复医疗行业发展。2016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精准 康复。2018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全面实施残疾 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国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2019 年 12 月,中 国残联、民政部、卫健委联合印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标准》,提出将残疾预防和残 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
2020 年,中国残联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 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工作。2021 年,民政部、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联合制定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 务工作规范》,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健康规范发展。截止 2020 年末,全国共有残疾人康复机构 10,440 个,其中残联系统康 复机构 2,550 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 29.5 万人,包括管理人员 3.1 万人,业务人员 21.3 万人,其他人员 5.1 万人。我国政府从多方面调配资源,提高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康 复保健服务的获得性,积极维护残疾人健康,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推动整体康复 医疗规模的壮大。
(3)慢性病患者市场
慢性病也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慢 性病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病质慢性病,以及精神类疾 病等其他慢性病。
我国慢性病患者群体庞大,推进康复治疗刻不容缓。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不断变化,我国慢性病群体数量逐渐增加,并出 现年轻化和普遍化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在疾病期导致死亡的数 量减少,慢性病、交通、工伤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暂时性功能障碍群体数量巨大。
我国体检人群罹患的主要慢性病分别为高血 压病(55.89‰)、糖尿病(24.71‰)、血脂异常(15.79‰)、脂肪肝(11.64‰)和 慢性胃炎或胃溃疡(8.26‰)。《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12-2015)》提及,慢性 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比重高达 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 比重高达 70%。根据翔宇医疗招股说明书,目前我国医院的康复资源覆盖范围较小,未 能满足市场的康复需求,尤其是对因患有各种慢性病而导致暂时性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 需求不够重视,造成近八成需要康复的人群得不到康复治疗。因此,加强慢性病康复治 疗迫在眉睫,更要注重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
(4)加速康复外科市场
康复治疗对手术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受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重治疗、 轻康复,对术后康复不够重视。诚然,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是开始。以骨科为例,骨 科康复可以分为骨科疾病及创伤保守治疗中的康复和骨科围手术期康复。而骨科围手术 期康复更能体现康复的价值,《外科学》中也明确写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 康复治疗”。对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择期或限期手术而言,骨科康复不仅包括术后 的各种康复训练,术前的康复介入对术后的整体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手术期开展的康复需求不断提升,加速康复外科市场潜力可观。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系列重要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的整 合,其核心是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 的创伤应激,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使患者从手术创伤中快速恢复。2020 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手术人次高达 6,663.74 万人。2019 年 11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于 2019-2020 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
(5)产后康复市场
现代女性对产后康复愈发重视。中国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产后恢复不良引起各种亚健康 障碍,如乳腺炎、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子宫肌瘤等,对一生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健康审美观念的转变,现代女性对产后康复的需求提升。产后康复 包括健康体质调理和心理辅导恢复,帮助产后女性消除产后抑郁、减轻产后疼痛、进行 骨盆矫正和腹直肌功能改善等。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后康复市场需求广阔。由于月子中心专业性不 断增强,被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4- 2018 年,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市场规模从 46.2 亿元上升至 92.5 亿元,CAGR 为 19.0%,预 计在 2023 年将达到 201.8 亿元。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将带动产后康复相 关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增加,也反映出产后康复市场需求的刚性。2021 年,我国三孩政 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产后康复市场的发展。
2.2 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增强
国内经济稳步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 2020 年,我国 GDP 从 48.79 万亿元增长至 101.60 万亿元,CAGR 为 8.49%;同期,我国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4,551 元增长至 32,189 元,CAGR 为 9.22%。国家经济发展 向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支付能力增强,支付负担降低,居民消费意愿逐步提 升,为康复医疗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国卫生费用逐年增长,居民医疗意识稳步增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 平提高,我国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2020 年, 我国卫生总费用从 24,345.91 亿元上升至 72,175.00 亿元,CAGR 为 12.83%;同期,我 国人均卫生费用从 1,084.52 元上升至 5,112.34 元,CAGR 为 18.80%。
我国人均康复支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毕马威,2017 年我国康复医疗总收入大约为 75 亿美元,不及美国的一半;2017 年我国人均康复医疗费用约 5.5 美元,而美国人均 康复医疗费用达到 54 美元,约为我国的 10 倍。随着我国居民康复意识增强,对康复医 疗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提升,我国康复医疗费用的增长潜力巨大。
2.3 康复行业政策频出,获国家大力支持
国家陆续出台康复医疗相关政策,助力康复产业加速发展。2017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的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要 达到 80%。2017 年 3 月,卫计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 要求逐步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加专业康复护理机构。2017 年 11 月,《关 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出台,国家明确 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护理机构,打通专业康复医疗服务、临床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康复、护理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2019 年 11 月,国家卫健委印 发《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方案(2019—2020 年)》,在具有相关专科的三级综合医院 和专科院,首先选择骨科开展康复外科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专科及病种范围。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0 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 产业发展规划》,这是首个国家层面的医疗装备领域产业发展规划;文件提及,保健康 复装备将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国家政策推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22 年将开展 15 个省份的康复医疗试点工作。2021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 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力争到 2022 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 疗专业队伍,每 10 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 6 人、康复治疗师达到 10 人;到 2025 年,每 10 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 8 人、康复治疗师达到 12 人。同年 10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 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印发了《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方 案》(下面简称《试点方案》)。
这是对《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 通知》后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试 点方案中》明确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 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15 个省份作 为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地区。试点时间为 2022 年 1 月-12 月。试点任务包括:增加提供康 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加强康复医疗学科能力建设、加强康复医疗专业人 员培养培训、创新开展康复医疗多学科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居家康复医疗服务发展、积 极推进康复医疗与其他服务的融合发展、探索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支付机制。试点 省市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快速 发展。
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推动患者康复医疗需求释放。人社部等部门于 2010 年联合发 布《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将 9 项以残疾人为主的 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2016 年,人社部等联合发布《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 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将康复医疗领域医保支付项目从原先的 9 项增加到 29 项,覆盖人群从残疾人为主扩大到老年人、儿童等各类患者人群,报销项目从物理治疗 延伸至各项治疗性项目和康复评定项目,将有效推动患者的康复医疗需求释放,加速康 复服务和康复器械的市场容量扩张。
2.4 供给端持续改善,但仍有巨大缺口
我国康复医院数量持续增加,民营机构为主要驱动力。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0-2020 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从 268 家增加至 739 家,CAGR 为 10.68%。其中,公立 康复医院数量增长乏力,十年间仅净新增 10 余家;而非公立康复医院则成为康复医院 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0 年我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 573 家,是 2010 年的 4.86 倍。从占比来看,目前我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在整体康复医院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三,是 康复医院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量逐年增长,但仍有较大缺口。根据《中国卫生健 康统计年鉴》,2015-2020 年,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从 16.18 万张上升 至 30.04 万张,CAGR 为 13.17%。虽然我国康复床位供给量在增长,但仍未达到供需平 衡的状态。
中国康复医疗服务人员数量逐年增长,但缺口依然明显。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15-2020 年,我国康复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从 0.81 万人增加至 1.64 万人,执 业医师数量从 0.70 万人增加至 1.42 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速均超过 15%。除康复医师外, 康复治疗师也扮演着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根据原卫生部印发的《康复医院基本 标准(2012 版)》,明确我国三级(二级)康复医院建设最低标准为每床至少配备医师 0.2 名(0.15 名),每床至少配备康复治疗师 0.4 名(0.3 名)。若以此标准推算,2020 年中国康复医院医师数量至少应为 4.5 - 6 万名,康复治疗师数量至少应为 9 - 12 万 名;而 2020 年我国康复医院执业(助理)医师仅 1.64 万人,执业医师仅 1.42 万人,仍 有较大缺口。根据 2021 年出台的《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 力争到 2022 年,每 10 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 6 人、康复治疗师达到 10 人;在我国人口 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大致推算出 2022 年我国康复医师数量应超过 8.4 万名,康复治疗 师数量应超过 14 万名。
2.5 康复医疗需求持续释放,推动行业成长
我国康复医疗服务诊疗和出院人次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11-2019 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门急诊人次从 2,469 万人次上升至 5,268 万人次,CAGR 为 9.94%;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出院人数从 96 万人增加至 420 万 人,CAGR 为 20.26%。2020 年,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的经营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 当年的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同比有所下滑。
多因素推动下,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将加速发展,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广阔。毕马威预 计,未来十年,我国康复医学科诊疗人次将以超过历史水平的速度进行增长。一方面, 老龄化加深、慢性病群体扩大、残疾人受关注度提升、居民康复意识增强,将对我国康 复医疗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政府对康复医疗的重 视程度提升,将康复事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使得我 国康复医疗器械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数量在不断提升。我国康复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 渐完善的过程之中,市场需求未得到满足,康复医疗行业前景未来可期。
3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向好,带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发展
3.1 康复医疗器械概况
狭义上康复器械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康复训练与治疗、辅助人体功能提高或代偿的器具。广义上康复器械即为能够单独或组合使用从而改善功能障碍者功能状况而适配的或专 门设计的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康复器械的创新与发展是在康复医学不断进 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独特的符合临床康复需求的产品。康复器械产品种 类繁多,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康复医疗器械、康复教育设备和康复辅具等。
康复医疗器械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康复评定、训练与治疗、有效改善或恢复患者功能的 医疗设备。康复医疗器械是康复器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康复医疗必需的设备仪器,也 是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必备条件,在康复医疗以及现代医疗事业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
康复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康复评定设备、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理疗设备,分别对应用于 康复评定项目、康复训练项目和康复理疗项目。
(1)康复评定设备是通过一系列的评测 方法对患者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估的设备。通过康复评定,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定功能障碍 的性质、部位和严重程度,并预估其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确定康复目标,指定切实 可行的康复治疗方案。常见的康复评定设备包括: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平衡攻关评估系 统、言语障碍评估系统、神经功能评测系统、心理康复验测系统、关节活动评测系统等。
(2)康复训练设备即为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通过运用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技术进行肢体和感知训练,从而协助患者最大限度恢复 残存功能的设备。常见的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等康复训练系列设备、 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等作业训练系列设备、肌肉电刺激仪等吞咽言语训练系列设备。
(3) 康复理疗设备是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方法作用于人体,例如光、电、声、磁、热、 冷等,以达到保健、预防、治疗疾病和功能恢复目的的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 的康复理疗设备包括:疼痛治疗仪、磁场理疗仪、磁振热疗仪、脉冲刺激仪、声波治疗 仪、水疗机、熏蒸治疗机、颈椎牵引床等。
康复医疗器械的销售模式可以分为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直销模式下,企业的销售网络 范围一般较广,由自身销售人员直接对接终端客户,进行产品销售和提供配套解决方案。其中,公立机构会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进行采购,而民营机构则按照成本利润加成来定价。企业直销康复医疗器械时,会采用一般销售结算和分期销售回款结算,可根据采购需求 与发行人签署分期付款合同。经销模式下,企业通常与代理商或一般间接客户进行长期 合作,代理商开发终端机构业务后,货物将直接发往终端机构,由终端机构验收。康复 医疗器械的经销一般采取发行人报价的方式,且大多采用先款后货的模式。
3.2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规模
我国康复医疗需求释放,有望带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4-2018 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115 亿元增长至 280 亿元,CAGR 达到 24.9%。Frost & Sullivan 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 增加至 670 亿元,2018-2023 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速将为 19.1%。我国康复医疗需求释放, 有望带动康复医疗器械配置需求持续提升,推动整体市场规模较快增长。
随着康复产业发展,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占整体医疗器械的比重持续提升。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4-2018 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国内整体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 比重从 4.5%上升至 5.3%,预计未来将逐年增加,有望在 2023 年提升至 6.3%。
近年来,我国康复医疗设备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 口商会和众成医械的数据,2015-2019 年,我国康复医疗设备进口额从 15.06 亿美元增 加至 23.53 亿美元,CAGR 为 11.80%;同期,我国康复医疗设备出口额从 48.51 亿美元 上升至 67.11 亿美元,CAGR 为 8.45%。虽然康复医疗设备进口额的年均复合增速高于出 口额,但从每年的规模增速来看,我国康复医疗设备出口额的同比增速持续提升,而 2019 年进口额的同比增速有所减缓。从规模绝对值来看,我国康复医疗设备出口额的规模一 直大于进口额,且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在逐年扩大。由此可见,随着科技创新发 展和生产水平提升,我国康复医疗设备的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认可度有所提升,出海能力 不断增强,整体行业的出口额保持良好增长。
3.3 康复医疗器械竞争格局
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众成医械,截至 2020 年末,我国康复医疗器 械生产企业有 4,819 家,但业内相关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国内研发和生产康复医疗器械 的企业有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龙之杰、普门科技、泰亿格、康龙威、慈济康复、优德 医疗等。其中,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已在科创板上市,龙之杰的母公司诚益 通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四家公司的康复医疗器械业务基本集中在国内,因此将四家 公司年报公布的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收入与整体行业收入相比,粗略推算其康复医疗器械 市场份额。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在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占 有率分别为 1.19%、0.88%、0.38%和 0.40%,都处于较低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 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较低。
我国康复医疗器械整体国产化率高,但高端康复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低。根据众成医械械 企查统计的医用康复器械数据,截止 2021 年 12 月 20 日,医用康复器械有效产品共 5,013 款,其中国产有效产品占比超过九成。同时,众成医械指出,我国康复医疗设备中低端 产品单体价格不高,但体量规模较大,而高端康复设备仍以进口产品为主导。
4康复医疗行业蓬勃发展
随着国内科技不断发展,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国家推行国产替代,我国康复医疗创新器 械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根据 Frost & Sullivan,康复医疗器械市场中发展较快的 细分领域有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和康复机器人等。
4.1 电刺激
电刺激治疗技术发展超过 50 年,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康复途径,被广泛应用于盆 底及产后康复领域、神经康复和精神康复等领域。其中,盆底及产后康复、神经康复领 域为最主要部分。
我国电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4-2018 年, 我国电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3.2 亿元上升至 6.5 亿元,同比增速整体呈现上升 趋势,期间 CAGR 为 19.2%。Frost & Sullivan 预测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电刺激康复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 20.2 亿元,预计 2018-2023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 25.6%。
电刺激康复医疗器械中,增长最快的是盆底及产后康复领域。根据 Frost & Sullivan, 2014-2018 年,我国盆底及产后康复电刺激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0.8 亿元上升至 3.9 亿 元,期间 CAGR 高达 48.7%。受三孩政策开放、患者康复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盆底及 产后康复相关的电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将维持高速增长。Frost & Sullivan 预测数据显 示,2023 年我国盆底及产后康复电刺激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 13.1 亿元,占国内整 体电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的比重接近 65%。
4.2 电生理
伴随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电生理技术的精确 性、可信度大大提高,电生理类技术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电生理类医疗器械 行业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电生理医疗器械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表面肌电分析、新 生儿脑电分析及生物反馈仪等,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精神康复、新生儿科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电生理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4- 2018 年,我国电生理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3.6 亿元上升至 5.8 亿元,CAGR 为 12.5%。Frost & Sullivan 预测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电生理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 8.5 亿元,预计 2018-2023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 7.9%。
4.3 磁刺激
磁刺激技术是继电刺激技术之后发展起来并逐步得到应用的新型康复医疗技术。2016 年 前后,我国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才逐渐得到规模化推广。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以经 颅磁刺激仪、盆底功能磁刺激仪为主,临床主要应用于精神康复、神经康复和盆底及产 后康复领域。
我国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4-2018 年, 我国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0.4 亿元上升至 2.2 亿元,同比增速逐年提升,期 间 CAGR 高达 53.1%。根据伟思医疗招股说明书,目前我国磁刺激康复治疗的渗透率仍 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患者群体不断增长,居民康复治疗意识增强,叠加行业规范化、治 疗标准化等因素推动,我国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Frost & Sullivan 预计,2018-2023 年期间,我国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速将高达 52.0%,我国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达到 17.8 亿元。
4.4 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指用于行动障碍治疗和辅助行动的医疗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是近几年才发展 起来的高端康复医疗技术,它的研究包含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 材料学等多方面的领域,是典型的医工结合的领域。康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运用力传 感器检测机器人和患者的身体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对患者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对 使用者的肢体提供支撑或进行牵引,帮助患者恢复运动障碍或辅助替代身体机能,带来 回归社会的希望。康复机器人有三大临床应用优势,分别为替代康复治疗医师的机械重 复操作、精准控制康复治疗过程、结合反馈系统和交互式设计。同时,康复机器人也为 远程康复医疗及集中化康复医疗提供可能。
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起步较晚,2005 年我国首次引 入康复机器人,直至 2013 年国内首个上肢康复机器人上市,才打破我国康复机器人依 赖进口的局面。2016 年,我国首个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上市,标志着我国康复机器人步入 快速发展阶段。2016 年至今,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呈现高增长态势。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8 年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2.1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100%。Frost & Sullivan 预计,2018-2023 年,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期间复合增速达到 57.6%,在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4 亿元。
康复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将推动整体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壮大。
(1)技术革新促进康复 机器人发展。目前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总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为康 复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作好铺垫。同时,康复医学理论的丰富发展,为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提供潜力,催生出功能更强的康复机器人。而康复机器人医疗器械的临床实践效果将持 续检验康复理论的正确性并推动理论的发展。
(2)国内政策为康复机器人市场发展打下 坚实基础。2015 年《中国制造 2025》出台,明确提出我国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 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等,积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的创新。国家发布纲领性政策,为康复机器人规划了整体方向。此后,《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通知》等指导性政策陆续出台, 多地地方配套政策同步推进,中国康复机器人产业规划政策具备良好态势。
(3)康复机 器人市场供不应求,潜力巨大。康复机器人市场刚需主要来自患者治疗需求以及康复医 师劳动力替代需求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脑卒中发病率及 致残率持续增长,未来患者基数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 缺口较大,康复机器人凭借易于进行繁重反复训练操作的优势,可以填补部分劳动力缺 口,存在较大市场增长潜力。
5康复医疗器械重点公司分析
5.1 海外康复医疗器械企业情况
(1)DJO GLOBAL
DJO Global 目前是美国规模较大的康复器械及医疗设备的制造公司之一,是美国最大 的非手术矫形康复器械公司。DJO 拥有多种用于康复、疼痛治疗和物理治疗的业界领先 产品,为肌肉骨骼健康、血管健康和疼痛管理提供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从损伤 预防到愈后康复的连续性治疗与康复服务。DJO 旗下品牌包括 Aircast、Chattanooga、 Compex、DonJoy、VenaFlow、CMF 和 Dr.Comfort。其主要产品覆盖了预防、术前、术后、 临床和家庭康复护理等康复医疗领域的各个阶段,其中理疗设备包括冲击波、电疗、光 疗、冷热疗等方面。DJO 的产品系列通过主要位于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 本的全资子公司或独立经销商销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BTL Corporate
BTL Corporate 是目前欧洲规模较大的康复医疗设备及美容设备制造商之一。BTL Corporate 成立于 1993 年,总部位于英国,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全球范围内 50 余个 国家设有分公司。公司产品覆盖理疗设备、心肺监测系统和医疗美容设备三大产品线;其中,BTL 理疗产品包含基础理疗的电疗、超声、激光和磁疗设备,还包含先进的牵引 疗法、短波、冲击波、微波等重要的理疗设备。
(3)OG Wellness Technologies
OG Wellness Technologies 是日本领先的康复医疗设备制造商之一。公司成立于 1966 年,总部位于日本,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康复设备的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物 理疗法器械、运动疗法器械及入浴护理设备三大类,其理疗设备涵盖电疗、热疗、水疗、 按摩疗法等方面。
5.2 国内康复医疗器械企业情况
(1)翔宇医疗
翔宇医疗产品结构丰富,是目前国内少数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能力的企 业之一。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主营产品以各级医疗机构需配置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为 主,公司主要产品可涵盖声疗、光疗、电疗、磁疗、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 及康复评定产品等,已经覆盖康复评定、训练、理疗等康复医疗器械主要领域,可服务 范围涵盖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中医康复、产后康复、加速康复外科、心肺 康复、老年康复、慢性病康复、残疾人康复、ICU 重症康复、儿童康复、烧伤康复、脑 卒中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专病专科领域。公司经过长期的沉淀与发展, 目前拥有 20 大系列,400 多种自有产品,收入超 1,000 万元单款产品的数量超过 10 个。
公司产品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在公司产品中,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极超短波治 疗机、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等 38 种产品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诊疗设备评估选 型推荐品目;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认知障碍康复评估训练系统等 8 种产品入选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遴选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目录。同时, 公司被列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釆购目录,并被评为一级生产型供应商。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提供一体化临床康复解决方案及专业技术支持服务的综合型企业之 一。公司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持续创新,不断进行业务升级和扩张。公司从一开 始仅生产单个设备,发展到为科室提供解决方案,再到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提供康复 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正在转向(市县乡)区域康养一体化业务。公司康复解决方 案包括医疗机构康复解决方案和疾病康复解决方案。其中,医疗机构康复解决方案包括 (市县乡)区域康养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医院全院临床康复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康复医院解决方案、医疗机构科室专项解决方案(专科专病建设解决方案)、单个设备 和设备组合的规划设计方案的能力。疾病康复解决方案包括疼痛康复解决方案、神经康 复解决方案、骨科康复解决方案、中医康复解决方案、产后康复解决方案、加速康复外 科康复解决方案、心肺康复解决方案、老年(医养)康复解决方案、儿科康复解决方案 等。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在研项目稳步推进。截止 2021 年 6 月末,公司在研项目 20 个,包 括新产品研发,技术优化升级等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前三的项目分别为产后康复低频 刺激治疗系统、聚焦式冲击波、运动辅助机器人。其中,产后康复低频刺激治疗系统项 目已完成肌电反馈模块,超声治疗模块和产后康复模块开发,集检测和治疗于一体,满 足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需求,完成样机并提交注册,已申请专利 4 项;聚焦式冲击波项目 已完成高压高频电源技术开发、聚焦手柄开发、整机的内部测试和调试,已完成典型样 机开发启动注册;运动辅助机器人项目已完成单关节辅助机器人的设计开发,并申请了 2 项专利。
(2)伟思医疗
伟思医疗是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创新驱动型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1 年,致力 于在盆底及产后康复、神经康复、精神康复等细分领域为医疗及专业机构提供安全、有 效的康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在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技术 平台上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备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建立了覆 盖全国的销售渠道网络布局。
公司聚焦于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电刺激类、磁刺激类、 电生理类设备,以及耗材及配件等康复医疗器械和产品。(1)公司的电刺激产品主要包 括 MyOnyx 生物刺激反馈仪、MyoTrac 生物刺激反馈仪、瑞翼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肌电 生物反馈仪等产品,用于尿失禁、排便障碍、盆腔脏器脱垂、腹直肌分离、腰背痛、子 宫复旧、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废用性肌萎缩等疾病或症状的治疗及训练。(2)公 司的磁刺激类产品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仪和盆底功能磁刺激仪,用于神经电生理检查, 心境低落、焦虑、失眠等症状的辅助治疗,以及尿失禁、便秘及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或 症状的治疗。(3)公司的电生理类产品主要包括多参数生物反馈仪、团体生物反馈仪、 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新生儿脑电测量仪。多参数生物反馈仪和团体生物反馈仪用于焦虑 症、儿童多动症等精神疾病或症状的生物反馈治疗;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应用于神经科、 康复科等科室,用于神经、肌肉功能的评估。新生儿脑电测量用于帮助临床开展新生儿 脑损伤筛查、脑功能监护和脑发育评估。(4)公司的耗材及配件主要包括阴道电极、直 肠电极、盆底训练探头和盆底肌肉康复器。前三种产品系配套电刺激或肌电生物反馈类 主机使用,传递主机发出的电刺激电流或传导盆底肌电信号至主机;盆底肌肉康复器主 要是帮助分娩后或阴道肌力下降的女性锻炼阴道肌肉,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
公司积极培育康复机器人业务。康复机器人将应用于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骨科等, 协助截瘫患者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和辅助行走,协助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目前,公 司已形成了包括外骨骼机器人设计、主被动多模态控制、智能步态控制、实时步态评估、 动态减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等核心技术,同时打造了康复机器人专用的硬件、控制、 软件和算法平台。公司在研产品线丰富。
公司在研项目覆盖电刺激类、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康复机器人、 耗材类、能量源类及其他产品。其中,康复机器人项目的预计总投资规模最大。根据伟 思医疗 2021 年半年报,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产品转化,Xwalk200/300 下肢步 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顺利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进入上市准备;Xwalk100 康复减 重步行训练车、X-Locom 系列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正在注册过程中。
(3)普门科技
普门科技是一家研发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专业化高科技医疗设备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专注于治疗与康复设备和体外诊断 设备和配套检测试剂的开发及技术创新。在治疗与康复产品领域,公司基于多元化的治疗与康复产品,以疾病和临床科室为中心,为临床内科、外科、皮肤科等多科室提供定 制化、专业化的床旁治疗与康复解决方案,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卫健委 授予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称号。在体外诊断产品领域,公司建成中国 第一家、全世界第二家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公司在免疫比浊、液相色谱、免疫荧 光、血凝力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平台,自主开发特色化、专业化的体外诊断设备与 配套试剂。
公司从产品供应商转型成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凭借对各级医院在治疗与康复、体外 诊断领域临床需求的深入和准确理解,制定了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战略,开 发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适宜技术和产品,提供有效的治疗与康复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国内 15,000 多家医疗机构,装机医院 包括国内知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 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在内的 1,600 余家三级医院。在国际市场,公司产 品已应用于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覆盖欧洲、亚洲、南美洲、中东及非洲等市 场。
治疗与康复领域,公司产品以医院端为主。按使用场景,公司治疗与康复产品线可分为 医院市场产品和家用市场产品。医院市场治疗与康复领域,公司主要围绕创面和皮肤治 疗、围手术期和重症护理、疼痛和康复治疗这三大服务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已形成了 8 大系列、50 余个型号的丰富产品线。目前,公司医院市场治疗与康复产品主要包括光子 治疗仪、红外治疗仪、紫外治疗仪、多功能清创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脉冲磁治疗仪、 冲击波治疗仪、高频振动排痰仪等。家用市场方面,公司通过小型化、信息化、家庭化 等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推出了光子治疗仪、红外治疗仪、结肠水疗仪等一系列家用医 疗产品,为创面人群、疼痛人群、老年人群、慢病人群等提供专业和便捷的家庭治疗与 康复。
公司在研项目较多,目前更侧重于体外诊断领域。根据普门科技 2021 年半年报,公司 今年多个新研发项目,2021 年上半年研发在研项目 41 个,同比增加 21 个。其中,公司 第一大研发项目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到 1 亿元,占整体在研 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在治疗与康复领域的研发上,公司针对慢性创 面感染与愈合治疗、压疮预防、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水肿治疗、慢性疼痛开展产品迭代升 级,开发手足泵、功能性敷料等;在内科的慢性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领域,包括慢性炎 症治疗、疼痛治疗等方面,开发压力弹道和电磁弹道冲击波两大系列,产品覆盖不同级 别医疗机构的临床治疗需求;在患者体温保持、呼吸道保护方面,开发医用升温毯治疗 仪及其治疗附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及其治疗附件等;在医美激光治疗设备领域, 升级脉冲激光、调 Q 激光、强脉冲光、半导体激光等产品,丰富产品线,拓展应用范围, 加快新产品上市进程。
5.3 国内康复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对比
5.3.1 业绩情况对比
翔宇医疗和伟思医疗专注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普门科技主营体外诊断业务和康复医疗 器械,诚益通涵盖智能制造业务和康复医疗设备业务两大板块。(1)按产品分类,翔宇 医疗业务板块可分为物理康复医疗设备、康复训练器械、配件产品、康复评定器械和其 他业务,2020年各业务占比分别为 57.79%、29.20%、8.32%、3.83%和 0.86%。其中,以 物理康复医疗设备和康复训练器械为主,近年来合计占比稳定在 80%以上。(2)按产品 分类,伟思医疗产品主要包括磁刺激类、电刺激类、耗材及配件、电生理类,2020 年占 比分别为 26.68%、41.06%、15.21%和 13.07%。
近几年,公司电刺激类康复医疗器械的占 比有所下降,而磁刺激类康复医疗器械的业务占比快速提升,预计未来将超过电刺激成 为公司的第一大支柱业务。(3)普门科技业务分两大板块,2020年体外诊断产品、治疗与康复类产品占比分别为 70.10%和 28.46%。2020 年,受益于疫情,公司体外诊断业务表现更佳,同比增速远超治疗与康复板块;治疗与康复板块中,医院市场的表现优于 家用市场。(4)诚益通的业务具体可分为四大板块,包括控制系统、医疗及康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及其他,2020 年占比分别为 53.47%、21.81%、0.32%和 24.40%。近 年来,公司的医疗及康复设备业务、产品销售及其他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控制 系统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
伟思医疗的整体营收和康复医疗器械收入增速表现亮眼。从公司整体来看,2017-2020 年,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19.67%、37.83%、 30.22%和 11.25%。伟思医疗营收增速领先,主要是来自于康复医疗器械的收入增长;其 次是普门科技,主要是来自体外诊断业务的增长。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来看,翔宇医疗、 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的康复医疗器械业务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19.44%、47.48%、 15.26%和 14.74%。伟思医疗的康复医疗器械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增速遥遥领先其余 三家公司,该领域的业务收入从 2017 年的 1.13 亿元逐年增长至 3.63 亿元。其次是翔 宇医疗,其康复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从 2017 年的 2.88 亿元逐年增长至 4.91 亿元。从康 复医疗器械收入的绝对规模来看,翔宇医疗在四家公司中稳居首位,伟思医疗紧随其后, 普门科技和诚益通的康复医疗器械业务规模相对较小。
除诚益通外,其余三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2017-2020 年,翔宇医疗、 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的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44.93%、52.71%、44.63% 和-12.32%,仅诚益通录得负增长。伟思医疗的归母净利润期间复合增速超过 50%,位居 第一;伟思医疗注重自主研发,产品管线不断丰富,使得公司营收端和利润端都保持快 速增长,其中磁刺激类产品是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从同比增速来看,翔宇医疗 2019 年 和 2020 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60.56%和 52.17%,超过伟思医疗,成为四家公 司中利润增速最快的公司。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高度重视新品研发、重磅新产品陆续推向 市场、扎实稳健的经营策略,使得销售额增加,带来利润的增长。而普门科技的利润增 长,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加强,经营效益提升,主营业务(尤其是体外诊断 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5.3.2 盈利能力对比
伟思医疗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翔宇医疗整体毛利率逐渐攀升。翔宇医疗、伟思医疗、 普门科技的产品都是以医疗器械为主,毛利率水平高于诚益通。2020 年,前三者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67.75%、73.63%和 60.87%。其中,伟思医疗的毛利率近年来稳定在 70%以 上,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较高;普门科技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60%左右;而翔 宇医疗的毛利率则呈现上升趋势,从 2017 年的 59.59%逐步攀升至 2020 年的 67.75%。
翔宇医疗和伟思医疗的净利率水平远超其余两家公司。由于产品及业务差异,诚益通的 净利率水平在四家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2020 年下降至 8.09%。其余三家公司中,翔宇 医疗和伟思医疗的销售净利率较高且提升较快,2020 年分别为 39.56%和 37.83%,分别 同比增加 9.40 个百分点和 6.82 个百分点。普门科技的销售净利率在近几年亦有所上升, 2020 年同比增加 2.21 个百分点至 26.00%。
就康复业务而言,普门科技和伟思医疗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更胜一筹。2020 年, 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67.71%、 73.29%、75.47%和 63.24%。
(1)普门科技的康复医疗产品毛利率超过 75%,排名第一。但近年来,普门科技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有下滑迹象,从 2017 年的 79.03%下降 至 2020 年的 75.47%。(2)紧接着是伟思医疗,其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与普门科技 仅相差 2.18 个百分点,排名第二。细分产品中,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康复医疗器械的产品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20 年分别为 83.48%和 74.76%;随着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耗材及配件的毛利率在近两年有所提升,2020 年达到 63.88%,较 2017 年增加 2.05 个百分点;近年电刺激类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系由于公司部分电刺激类 产品进行升级,配置更高的推车,更换部分部件,导致单位成本上升所致。
(3)翔宇医 疗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排名第三。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细分领域的产品毛利率在近几年均呈现持续上行趋势。2020 年,翔宇医疗的物理康复医疗设备、康复训练器械、 配件产品、康复评定器械的毛利率分别为 69.32%、64.65%、62.86%、77.16%,分别较 2017 年提升 8.15个百分点、7.98 个百分点、8.40 个百分点和 9.71 个百分点。翔宇医疗各 项产品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因为公司持续研发投入,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优化 升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4)诚益通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在四家公司中排名较后,2020 年同比下滑较多,减少 8.29 个百分点。
诚益通的期间费用率最低,而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的期间费用率呈现下降趋 势。2020 年,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的销售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31.05%、 35.45%、37.54%和 24.70%。诚益通的期间费用率优势明显,主要系因为诚益通的产品结 构与其余三家公司差异较大,导致销售费用率较低。2020 年,诚益通的销售费用率为 8.69%,而其余三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均在 16%以上。管理费用方面,普门科技表现不及 其余三家公司,2020 年其管理费用率为 23.05%,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比翔宇医 疗、伟思医疗、诚益通分别高出 7.28 个百分点、5.06 个百分点和 8.42 个百分点。财务 费用方面,诚益通表现较弱,财务费用率逐年上升,2020 年增加至 1.39%,主要系银行 融资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5.3.3 研发支出对比
普门科技的研发支出规模大,研发支出营收占比较高,翔宇医疗的研发支出增速最快。2020 年,普门科技的研发支出为 1.03 亿元,是其余三家公司的 2 倍以上。从研发投入 的重视程度来看,2020 年普门科技的研发支出营收占比达到 18.66%,较翔宇医疗、伟思 医疗、诚益通分别高出 8.26 个百分点、9.60 个百分点和 12.23 个百分点,但普门科技 在研项目投入资金占比较高的是体外诊断领域的项目。从研发支出增速来看,翔宇医疗 和伟思医疗的研发支出增长更快,并且都是主要侧重于康复医疗器械项目的研发。2017- 2020 年,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的研发支出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43.57%、 38.02%、27.40%和 19.80%。
来源:科技创新直通车 medworld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