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嘉峪检测网 2015-09-13 07:50
□ 张 顺
近年来,广西口岸物流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近亿吨,同比增长15%。广西检验检疫局作为履行国门安全职能、服务对外贸易和口岸物流便利化的管理部门,在广西口岸、开放开发区域的规划建设,以及通关物流设计中,通过与口岸联检部门、口岸建设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在口岸物流建设与检验检疫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协作,通过对进出境物流作业流程和检验检疫工作流程及相关信息流转过程的分析、梳理和优化,探索建立物流与检验检疫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口岸验放效率,提升口岸物流服务水平,在“对接东盟、服务泛珠、促外贸、保增长”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
一、检验检疫部门促进口岸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共促口岸物流便利化。与交通、海事、港务部门、机场管理、商务等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通过定期协商、签署合作备忘录等方式,建立合作机制。一是与海事局签署《关于加强进出境船舶货物监管,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合作备忘录》,构建“依法把关、运转有效、资源共享、协同执法”的口岸监管体系和便捷运输服务体系;与交通厅签署《关于加强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广西口岸监管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二是广西检验检疫局与交通、海事和港务部门四方合作,以钦州保税港区口岸作为建设现代口岸物流的试点和突破口,利用港区的信息资源初步建立了信息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实现了电子舱单(提单信息)的实时共享,检验检疫吊柜查验和放行指令的实时传输,各种回执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信息服务平台。
2.以地方电子口岸建设为契机,推动口岸物流信息。在广西检验检疫局倡导和积极参与下,将口岸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融入地方电子口岸建设,以此推进口岸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了广西电子口岸运行机制,完成友谊关电子口岸和广西海运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提出西江物流服务电子信息平台和边贸信息管理系统检验检疫建设要求,逐步实现广西沿海、沿边口岸与保税物流通关信息化,促进陆路和海港口岸报关报检电子化、金融电子化、贸易电子化,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物流贸易成本。
3.参与广西特殊监管区建设,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区域物流商贸基地。在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建设等开发开放的特殊监管区域,推动口岸与特殊监管区检验检疫信息联动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区域物流商贸发展的监管与服务模式。
4.全力推进口岸物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把出入境电子监管系统与电子审单系统、海港口岸快速查验系统等检验检疫业务监管电子化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以电子检验检疫平台建设提升口岸效能,确保广西等地区庞大的物流人流快进快出。
5.推动促进泛三角区域检验检疫合作。广西具有与东盟国家交往的地缘优势,是中国与东盟物流贸易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广西检验检疫局通过全面深化泛珠三角区域检验检疫合作,发挥中国与东盟检验检疫合作的桥梁作用,不断提升与东盟的检验检疫合作领域和深度,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合防范,快速通关,共谋发展。
二、建设和服务广西口岸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口岸物流信息整合和利用需要加强建设。一是与口岸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仍欠缺,口岸通关协作仍不能满足监管需要。二是利用口岸部门业务信息服务物流企业的措施仍不够,物流企业关心的货物检验检疫流程、货物流转等信息查询平台缺失,对提高口岸物流效率和成本形成了制约。
2.部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区域开放合作新机遇、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目前广西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海港及陆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不完善、内河口岸开发利用不足、航空口岸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等问题,制约了口岸吞吐能力和通关速度,阻碍口岸功能的充分发挥,造成大部分外贸进出口货物舍近求远,严重影响了广西发挥西南出边、出海主通道的优势。
3.检验检疫利用广西地缘区位优势,促进与东盟贸易物流发展仍显不足。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与东盟国家贸易物流日益增长,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最大的陆路口岸,检验检疫在如何做好疫情防范和保证贸易公平竞争方面、促进泛珠区域各省与东盟物流发展方面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同时泛珠区域各省检验检疫机构在口岸通关和监管、实验室建设、疫病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方面仍有较大合作空间。
三、检验检疫促进广西口岸物流发展的思考
1.加强检验检疫部门与海港口岸港务部门的合作,加快建设港航EDI中心。一是通过口岸物流相关企业交换和共享共用出入境人流、车流、物流等信息,实现无纸化申报查验和出入境集装箱动态监控。二是建立进出境货物查验或放行电子闸口管理合作机制。三是检验检疫部门与口岸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物流信息交换和查询服务平台,将物流信息与检验检疫信息结合,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信息服务。
2.探索建立口岸检验检疫业务监管流程的新模式。一是探索进境货物“提前布控,重点查验”,提前从港口EDI中心获取装运港启运和装船信息,挖掘和分析有关进境货物数据,调整监管措施,根据风险评估调整抽查比例。二是探索出境货物“产地检验,口岸监控”,贯彻产地检验的原则,大力推进直通放行,优化通检流程。三是推进口岸“监管场库+电子闸口”放行模式,建立健全广西各口岸闸口放行机制和监管场库放行制度建设。
3.继续推动电子口岸建设。继续大力支持和参与地方政府的电子口岸建设工作,发挥地方电子口岸作用,将检验检疫口岸建设要求融入电子口岸建设,提升口岸检验检疫监管水平。
4.进一步完善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和信息化基础建设。一是协调地方政府、口岸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业主,科学规划和完善口岸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和监管条件,以满足检验检疫监管和快速通关的需要。二是增强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积极争取口岸大型设施设备和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口岸基层重点工作保障能力建设。三是充分利用口岸信息资源,优化口岸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和流程,整合和研发业务所需的电子化业务系统,打造电子化通关信息平台建设,提高通关信息化水平。
5.加强泛珠区域检验检疫合作,促进与东盟物流贸易发展。一是建立区域一体化检验检疫通关运行机制。在泛珠区域检验检疫机构沟通与协调基础上,利用泛珠区域共建“无水港”和全面加强口岸合作的契机,在泛珠区域内探索建立跨省、跨关区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通关机制。二是推进物流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建设。在检验检疫政策和措施方面,支持泛珠区域的特殊监管区、开放开发区建设,引导和整合区域物流发展。三是加强泛珠区域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建设合作。利用泛珠区域各检验检疫机构的业务技术优势,整合信息化业务系统资源,建立共建共享信息化资源合作机制,推动口岸物流监管和服务水平。四是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口岸把关防控能力。完善泛珠区域疫病疫情防控交流合作机制,做好区域间联防联控,共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进出境疫病疫情和质量安全对物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检验检疫》2013年9月刊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