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粘结剂的粘附力控制电极微观结构和电荷传输特性

    锂离子电池极片是由三相组成的,包括离子导电相(孔隙内的电解液)、纳米多孔碳胶相(CBD,导电剂和粘结剂在电极制造过程中聚集成纳米多孔相)和活性材料相(AM)。

    2023/02/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改善方法

    本文从正极材料、电解液和负极材料3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有效方法。

    2024/02/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微量水分检测测定仪入门基础知识

    本仪器属于电量法,是基于将试样溶于含有一定碘的特殊溶剂的电解液后,水即消耗碘,所需的碘不再是用标准含碘试剂去进行滴定,而是通过电解过程,使溶液中的碘离子在阳极氧化为碘

    2018/08/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国际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路线及企业概况

    锂离子电池是由正负极片、粘结剂、电解液和隔膜等组成。在工业上,厂家主要使用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亚铁锂等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天然石墨和人

    2019/01/0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锂电池自放电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前言:本文讲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存储环境等对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传统锂电池自放电率的测量方法和新型自放电率快速测量方法。

    2019/07/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电池老化制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前道极片制造、中道电芯封装、后道电池活化三个阶段,电池活化阶段的目的是让电池中的活物质和电解液经过充分活化以达到电化学性能稳定。活化阶段包括预充电、化成、老化、定容等阶段。

    2020/07/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电池化成工艺研究分析总结

    锂离子电池化成过程中,负极石墨表面SEI膜在生成的初期,靠近石墨表面的主要是无机锂盐{Li2O、LiX(X=F、Cl等)},该层结构相对致密,且对电解液及高温性能更为稳定,而SEI膜外层生成的主要是有机锂盐(ROCO2Li、ROLi等),结构疏松,性能不够稳定。

    2020/08/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制备块体材料TEM样品的离子减薄技术

    电解双喷减薄法和离子减薄法是制作块体材料TEM样品的传统减薄技术。相比双喷减薄法(电化学腐蚀)对电解液的要求,离子减薄法对样品更具有普适性,不仅可以减薄金属,也可以对陶瓷、多种复合材料进行最终减薄。本文将着重探讨离子减薄技术在进行不同种类样品减薄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2021/01/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保持路径清洁可使固态锂电池的容量翻倍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 Tech)、东北大学、国立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AIST)和日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清洁的电解液/电极界面是实现高容量固态锂电池的关键。他们的发现为改进电池设计铺平了道路,提升了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容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1/04/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不同老化路径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的影响

    作者研究了不同老化路径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的影响,发现老化过程中正极发生的副反应对电池热失控特性演变无明显影响,电池全生命周期热失控特性演变主要取决于负极材料+电解液反应体系产热特性的变化。

    2021/06/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