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革兰氏染色是一项经典的细菌鉴别手段,自19世纪80年代丹麦的医师GRAM创立起,至今已经近一个半世纪,仍旧在细菌的检测和鉴定分类上被广泛应用着。在我国,GB 4789系列的国标中很多致病菌的检测也都需要进行革兰氏染色,可见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没有精准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微生物检验员,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检验员。
2020/10/24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医疗器械引发的细菌感染问题已成为临床上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针对金属植入器械引发感染的重要临床问题,中科院金属所杨柯、任玲研究团队提出了发展抗菌医用金属的创新思想。近期,团队研发的抗菌Ti-Cu牙种植体、抗菌Ti6Al4V-Cu骨折固定器械在口腔、骨科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1/07/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当前多数常用的伤口敷料都存在无法适应伤口形状或缺乏抗菌能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将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掺杂食品胶凝胶,合成了一款性能优异的复合食品胶伤口敷料。该敷料具有快速的形状适应性和优异的抗菌性能,极大的加快了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为后续伤口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1/08/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内毒素检测方法一般有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2024/06/06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日前Hominis Surgical System(外科手术系统)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授权,这种新型的机器人辅助手术设备(RASD),可以帮助一些患者进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Hominis外科手术系统适用于良性子宫切除术(针对非癌性疾病的子宫切除术)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切除一根或两根输卵管和卵巢)。
2021/03/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机器人产品的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产品安全可靠性防护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在选择与使用机器人产品时,就要特别关注一下外壳的防护等级,这对于正确地产品选型,及产品安装与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外壳防护等级的相关知识。
2021/08/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手术导航系统是一个集医学、影像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空间定位技术、虚拟现实交互、定制化制造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手术中,辅助医生精准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准确性。
2021/12/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综合体,其用途广泛,在临床上外科上有大量的应用。外科医生可以远离手术台操纵机器进行手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手术概念,在世界微创外科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
2022/02/24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Velys 系统适应外科医生的工作流程,为他们提供有效和准确执行骨切割所需的控制。台式系统旨在轻松集成到任何手术室。其占地面积小和数字规划功能允许机器人辅助系统在手术室和病人护理室之间移动。
2022/03/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THERACLION是一家开发用于非侵入性超声治疗的可扩展机器人平台的创新公司,该公司宣布,已有1000名患有静脉曲张的患者接受了SONOVEIN®治疗。这些患者在欧洲和亚洲的几个治疗中心接受了非侵入性超声治疗。
2022/04/24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