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微生物药物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展望微生物药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加强重大科学装置、合理前沿布局、强化人才培育和储备、优化资金保障和政策激励方面提出建议,期望有助于我国未来微生物药物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2021/12/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药物制剂可能造成的影响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具有处方层面上的一些因素,因此,为了让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需要采取有效性较强的措施,对药物的生产工艺进行改善,这样生产出来的延伸物质稳定性会特别强。
2021/12/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我们讨论了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至少1个月缓释并长效药物控释制剂,并探究了长效药物递送制剂的临床应用,最后,总结了63种FDA批准的长效药物产品释放机制、给药持续时间、药物形式、给药途径、适应症、制造商和非活性成分。最后,展望了长效给药制剂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2022/05/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随着越来越多可供应用的有效药物出现,疗效有突破的新药越来越少,药物临床研究的目的因此发生转变。在阳性对照试验中,更多的是在探求新药与标准的有效药物相比,其疗效是否不差或疗效相等,而并不一定要知道新药是否优于标准药,因此提出非劣效性/等效性试验(noninferiority/equivalencetrials)。
2022/05/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伴随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如果包装材料和形式选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最稳定的药物处方失效,甚至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一套完整的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试验,应该充分考虑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对药物的影响,并制定一个良好的试验计划。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2022/06/1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近日,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首个3D打印药物产品T19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的药物临床试验(IND)批准。该产品在中国按照2.2类改良型新药进行注册申报,是已知公开的首个在中国获得IND批准的3D打印药物产品。
2022/07/05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溶出度检查系指检查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检查,通过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过程,从而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进行评价,是评价药物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2/07/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品中包含活性成分与非活性成分,前者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而后者影响药品的质量,如增强药物的稳定性,让药物更易被吸收,以及改善药物的口感。例如,阿司匹林含有的成分中一些能防止药片在运输途中受损,另一些则有助于药片在体内分解。
2022/08/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突破性治疗认定(BTD)、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优先药物计划(PRIME)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和案例,进一步探索优化我国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在药品注册体系中的发展方向。
2022/09/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物的研发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过程都极其耗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了搜索临床试验、实验室报告等数据上。本文作者Jeff Everham认为,通过采用正确的搜索策略,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从而加快药物的上市。
2022/09/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