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药物变更评估项目清单

    本文汇总了变更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事项

    2021/04/14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药物微量样品结构解析新方案:MicroED微晶电子衍射

    MicroED技术仅需少量样品(~100mg)培养出纳米晶体,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衍射数据,大大降低了单晶培养过程对样品数量的需求,非常契合一些样品量很少的合成药物或天然产物,为合成药物和天然产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1/05/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如何“看见”药物制造过程中的晶型转变

    药物的制作过程很容易导致晶型转变,不同晶型的转变会强烈影响其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疗效以及产生副作用。在线监测仪器(PAT),能够及时产生详细、有意义的检测结果,这些结果可同时被反馈到过程的控制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始终被很好的掌控。

    2021/06/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国家药审中心周思源:为何药物研发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今年7月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下称“药审中心”)下发了一份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强调药物研发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这激起市场极大反响,一定程度在“挤掉”创新药的估值泡沫。

    2021/09/2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药物分析测定中修约规则理论

    药物分析实验中,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不仅要准确进行测量,而且还要正确记录和计算。处理和计算出来的结果不仅要反映出测量的可信程度,也要反映出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本文基于药物分析过程中测定数值的修约,供广大读者讨论。

    2021/10/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8家药企暂停部分药物研发

    12月22日,吉利德发布公告称,其注射用HIV候选药物lenacapavir多达10项临床试验被美国FDA进行了临床暂停。理由是担心药液与储存药液的硼硅酸盐玻璃小瓶之间的相容性。硼硅酸盐玻璃小瓶有可能与药物溶液相互作用,在lenacapavir药液中产生“亚可见”的玻璃微粒。

    2021/12/26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FDA批准失眠治疗药物Quviviq

    美国FDA已批准Quviviq(daridorexant),用于治疗失眠症成人患者。

    2022/01/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ICH Q3C 药物杂质研发的策略如何制定?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目标、监管机构对于各阶段研究内容的期望以及各药企的常规做法。化学合成原料药的杂质研究主要包括工艺杂质,如中间体、副产物、遗传毒性杂质、残留溶剂和元素杂质。强制降解试验常用于研究原料药和制剂的降解杂质。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不同阶段开展强制降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度。

    2022/03/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原料药合成工艺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如何把控

    API是用于制造药物制剂的活性成分,通常是原料药通过化学合成、半合成以及微生物发酵或天然产物分离获得,经过一个或多个化学单元反应及其操作制成的。原料药的药物合成工艺研究是药物研究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药物研发的基础,是药品质量形成的重要环节。下面来简单介绍以下原料药合成工艺研究中涉及的关键要素。

    2022/03/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最全的化药杂质分析技术

    药物与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主要指药物与杂质在外观始分配或吸附以及对光的吸收等性质的差别;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主要指药物与杂质对某学反应的差别,一般地,是杂质与试剂反应,而药物不反应。根据杂质的控制要求,可以进行量检查,也可以对杂质进行定量测定。

    2022/05/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