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CDE老师解读溶出曲线与人体生物等效性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药物溶出(释放)才能被吸收利用发挥有效性;控制药物的溶出量与溶出均一性可保证药品的质量可控性;在药品有效期内确保药物的溶出与均一性符合要求是保证药品质量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控制药物的溶出速率,避免突释,才能保证这类药物的安全性。

    2022/01/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新药早期开发中关键理化性质考量-渗透性预测

    基于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因素形成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这套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比较公认的影响药物的剂型设计和预测药物体内-体外相关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指出了药物在胃肠道中的溶解性和渗透性是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关键。

    2022/09/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什么是药物盐型,它们有什么不同?

    活性药物分子(API)大多是酸或碱形式,当游离碱或游离酸的稳定性存在问题时,药物盐型便是优选项,盐型是改善可离子化化合物成药性质的重要策略。这篇内容我们一起了解到底什么是药用盐型,它们对药物有什么影响,以及不同盐型之间有什么区别?

    2022/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我国罕见病药物研究进展

    因罕见病患者数量太少,而致研发成本高,如单从经济角度来看,罕见病药物(又称“孤儿药”)研发很不划算。但随着我国对罕见病药物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以及企业为了避开过于拥挤的赛道,近年来,我国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不断提速,本文将从研发阶段、企业排名、孤儿药认定和纳入优先审评审批情况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罕见病药物的研发进展做一分析。

    2022/09/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system,BCS)是根据溶解度和渗透性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方法。它的出现为药品管理和新药研发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本文基于BCS简述如何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从而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并对具体难溶性药物的处方设计进行简单讨论。

    2022/10/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9种常见的原料药晶型检测方法

    药物晶型研究和药物固态研发在制药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019/02/1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药物分析检测过程中检测数值的修约

    本文是基于药物分析过程中测定数值的修约,供广大读者讨论。

    2019/04/10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FDA针对儿科药物的管理策略解析

    儿童药市场巨大,潜在规模1000亿以上,卫计委也多次发文鼓励研发儿童药。

    2019/05/15 更新 分类:监管召回 分享

  • 药物的杂质、限量与检测方法

    必须对药物的杂质进行研究、检查和限度控制,以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019/06/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品包材的选择与药物相容性试验

    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包材与药物相容性

    2019/07/0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