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2016年4月16日,欧盟官方公报(OJ)正式发布欧盟委员会指令(EU)2016/585,修订RoHS2.0(2011/65/EU)指令的附件IV中第31条,关于豁免医疗器械和电子显微镜中回收或用于维修、翻新的备用部件中铅、镉、六价铬和多溴联苯醚的要求。
2016/04/1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来自山东大学的高学平和张爱敏两位研究人员在半导体材料表征中遇到能谱测试结果异常现象,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可能与加速电压、电子束流、元素含量、原子序数、设备灵敏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准确了解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研究人员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软件以及扫描电镜配置的能谱仪等设备对此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2020/10/14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本研究采用无规共聚法合成了多巴胺-磷酰胆碱聚合物(DMA-MPC),并利用多巴胺辅助共沉积的方式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构建了仿生自吸附聚合物涂层,获得了兼具增强润滑和抑菌粘附的材料,进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细菌与涂层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基于水合斥力的抑菌机理。
2021/06/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炭材料研究部研究人员与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汤代明研究员、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丁峰教授等团队合作,采用封闭腔体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原子尺度上原位研究了Co-W-C合金催化剂在常压条件下生长碳纳米管的过程,确定其催化活性相为立方晶系η-碳化物单相,观察到了合金催化剂纳米颗粒的相对转动,发现了
2022/12/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通过外观观察、显微检查、硬度试验、金相检查、EDS微区成分探测以及化学成分分析,找到断裂原因为:次表面折叠缺陷降低电机主轴的表面强度。电机主轴工作过程中,在弯矩力与扭矩力共同作用下,在次表面折叠缺陷位置过早产生疲劳裂纹。材料内部的带状组织对疲劳裂纹产生和扩展起促进作用。
2015/12/23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为了找出齿轮失效的原因,我们从原材料、热处理工艺、车削加工工艺、金相组织以及裂纹宏、微观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确定了断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017/02/2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显微组织是指如晶粒、包含物、夹杂物以及相变产物等特征组织。利用这种方法来考查如合金元素、成分变化及其与显微组织变化的关系:冷热加工过程对组织引入的变化规律;应用金相检验还可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以及失效分析等。故材料微观结构检查是材料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
2017/07/3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机械装备失效分析的对象是已经失效的残骸,分析手段除宏观分析技术外,主要是对残骸进行各种理化性能检测,还包括受力分析、断口分析和金相分析等。理化分析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和各种物理性能的检测,它们都可以通过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实现定量化表征。
2019/05/24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某厂使用调质处理的45钢加工生产线上电动旋转台的传动电机轴,该旋转台90°往返摆动用于连接两条垂直生产线,安装后使用了近25个月后传动电机轴(以下简称传动轴)发生早期断裂,该传动轴的设计寿命为20 a(年)。研究人员对该轴进行了宏观与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改善传动轴性能提供参考,避免该类故障再次发生。
2021/12/03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
某一用户的车辆工作2100h后,发现车桥轮边减速箱异响,拆解主减速箱后发现齿圈断裂成3部分,其中有一断裂小块遗失,经分析得出结论:齿圈的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主要原因是感应淬火冷却不足,导致齿圈根部表面硬度、有效硬化层深度及表面金相组织不满足图样要求,直接降低零件根部的弯曲疲劳强度。
2021/09/13 更新 分类:检测案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