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2-09-27 13:41
药物晶型固体相变过程:药物晶型固体相态变化主要包括:脱溶剂、熔化、重结晶、转晶、无定形玻璃化转变等。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本质是通过“热信号”来放大显示上述“固体相态变化”。热分析图谱解析中,脱溶剂、熔点和无定形玻璃化转变特征均较为明显,很少解析错误。而DSC图谱上的固-固转晶,重结晶则常常被误解为杂晶、杂质或者因为检测条件的影响而遗漏,从而指数倍的增加了晶型研究的难度。该推文主要介绍互变体系多晶型和单变体系多晶型的DSC图谱可能的形态及分析要点。
有趣的互变多晶型体系:“你”可以变成“我”,“我”也可以变成“你”;一种晶型是低温稳定晶型,一种是高温稳定晶型。
下图1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申请的利格列汀晶型专利(CN 200780016135.5)中提供的晶型热分析图谱。在图谱解析中,下述图1中25-30℃的小吸热峰常常会简单的解析为杂晶、杂质或者溶剂残留,而忽略了互变体系相变转晶的可能。
图1互变体系的热分析图:向下为吸热峰
互变多晶型的转变研究中,循环升降温DSC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是研究晶型转变的简单且有效的手段。循环升降温DSC技术即升温-降温-再升温-再降温等多个DSC温度程序的耦合,可以通过“周期性重现的”吸热、放热信号直观的反映互变体系多晶型 “相互转变“的过程;
图2利格列汀晶型A和晶型B相互转变的“循环DSC图”(来源:CN200780016135.5)
图中-向下的峰是吸热峰;向上的峰是放热峰。
利格列汀晶型的循环升降温(DSC)中可以观察到完全可逆的固-固相转变。降温过程中,晶型B放热转变为A,相转变是作为放热信号而被观测到;升温过程中,晶型A吸收热量转变为B,相转变是作为吸热信号而被观测到。在所有的循环周期里,相转变的信号作为极尖的吸热或放热信号而发生,取决于DSC的过程是加热还是冷却。
不稳定晶型都有向稳定晶型转变的趋势,对于利格列汀晶型转变的案例来说:晶型B是高温热力学稳定的晶型,即条件温度T条高于转变温度点T转时,晶型B是最稳定的晶型,晶A会向晶B转变;晶型A是低温热力学稳定晶型,即条件温度T条小于转变温度点T转时晶型A是最稳定晶型,晶型B会转变为晶型A。
专利中利格利汀晶型的DSC图谱只是互变体系DSC图谱的一种可能形式(A B`的组合),互变体系的DSC图谱有如下几种形式:
假设晶型A是低温稳定晶型,晶型B是高温稳定晶型,则晶型A和B呈现的DSC图谱有如下可能:
互变体系DSC图谱:由于不同设备显示不同,上述图谱,“向上的峰”是吸热峰,“向下的峰”是放热峰。
图3 互变体系多晶型可能的DSC图谱
低温稳定晶型A的DSC可能的图谱形式有两种:
第一种A:A晶型吸热转化为晶型B,第一个吸热峰为固-固转晶峰,第二个吸热峰,转为晶B后,固体晶B熔化变成液体的吸热峰。(利格利汀低温稳定晶型的DSC图谱即为该形式)
第二种A`:第一个吸热峰是晶A从固体变成液体的熔化吸热。第二个放热峰为液体结晶为固体晶型B的放热峰,第三个吸热峰为固体晶B熔化变成液体的吸热峰。
高温稳定晶型B的DSC可能的图谱形式也有两种:
第一种B:晶B在低温时,放热转晶为A,A晶在较高温度时,吸热转晶为B,温度继续升高,晶B熔化。
第二种B`:仅有高温稳定晶型的熔化峰。
一对互变多晶型A和B的DSC图谱,可以有四种DSC图形的组合即:AB、A`B、A B`、A` B`。在碰到上述四类图谱时,谨慎考虑是否有互变体系的固-固转晶的可能,设计循环升降温DSC研究实验,会对研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固执的”单变多晶型体系:“你”一定会变成“我”,只是时间问题。单变体系中的多晶型,一种是介稳晶型,一种是稳定晶型。
如果晶型A是稳定晶型,晶型B是介稳晶型,单变体系的DSC图谱有如下2种形式的组合:I和II组合或者I和III组合单变体系DSC图谱:由于不同设备显示不同,上述图谱,“向上的峰”是吸热峰,“向下的峰”是放热峰。
图3 单变体系可能的DSC图谱
稳定晶型A的DSC图谱,仅有熔化吸热峰;(I)
介稳晶型B可能有两种形式:a. DSC升温过程中,介稳晶型B放热转为晶型A,第一放热峰为固-固转晶峰;继续升温,稳定晶型A熔化,第二个吸热峰为晶A熔化峰;(II)
b. DSC升温过程中,介稳晶型B先熔化为液体,第一个吸热峰为晶B的熔化峰。继续升温,液体重结晶为固体晶型A,第二个峰为重结晶放热峰,固体在继续升温过程中达到熔点后熔化,第三个峰为稳定晶型的熔化峰。(III)
通常情况下,对于单变体系中的介稳晶型的固体样品来说,DSC测试的升温速率对DSC图谱的影响较大(如下图4所示)。在较快的升温速率下,仪器热滞后效应明显,高熔点固体晶型来不及重结晶,因此,DSC图谱往往仅仅出现低熔点晶型的熔化吸热峰。在中等升温速率下,DSC图谱则显示两个峰:低熔点晶型熔化吸热峰和高熔点晶型熔化吸热峰;而只有在较低的升温速率下,仪器热滞后效应较弱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三个峰:低熔点晶型的熔化峰-重结晶放热峰-高熔点晶体的熔化吸热峰。上述不同DSC图谱所对应的升温速率范围的确定,会因测试品的重量、形态、粒度大小及分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单变体系多晶型的研究,需要考察不同测试品的重量、形态、粒度大小及分布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图谱,解析晶型相对稳定性关系,或者发现更稳定的新晶型(如图4蓝色曲线,出现更高熔点的晶型熔化峰)。
图4DSC升温速率对亚稳晶型检测结果的影响
小结:晶型相对稳定性及转化关系,直接影响成药晶型的选择和药物晶型的储存条件。在晶型转变和稳定性研究中,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常常被忽略的简单且有效的研究手段。通过改变DSC测试条件及循环升降温DSC技术,往往可以有效快捷的获得晶型相互转变的信息,甚至会惊奇的发现新晶型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GironD.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ic methods in the characterisation ofpolymorphs and solvates[J]. Thermochimica Acta, 1995, 248:1-59.
[2]彼得·西格 德克·凯默彼得·科尔鲍尔 托马斯·尼古拉马丁·伦兹 多晶型CN200780016135.5 .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