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关于药物溶液稳定性试验的验证方法与评价指标

嘉峪检测网        2024-03-18 17:40

对于药物溶液稳定性试验来说,它虽然不属于分析方法学验证中八大验证指标(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及耐用性)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分析方法学验证过程中,需要考察溶液稳定性,因为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溶液稳定性试验与方法学验证中各项指标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若溶液在精密度验证时间内不稳定,其精密度验证将无法完成,变异系数(RSD)将超过限值或验证结果失去可靠性、有效性。为了保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仅要进行八大验证指标的验证,也要进行溶液稳定性的验证。本文就针对药物溶液稳定性试验的展开、过程和结果判定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研究。
 
1.需要进行溶液稳定性考察的项目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有关物质、溶出度、含量均匀度和含量测定等项目,凡涉及溶液配制完成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进样或长时间持续重复进样的,均需要进行溶液稳定性试验。溶液的稳定性研究用于证明根据相应方法制备的样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如果方法中没有规定有效期,样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需进行稳定性研究。
 
在此过程中,如果测定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是同一个溶液(相同成分、相同浓度且相同溶剂配制)的时候,那么只需要对有关物质的溶液进行考察就可以。但需要特别注意含量与有关物质的区别和指标的差异,例如:有关物质重点关注的是降解杂质、有毒杂质等杂质的变化;含量重点关注的是主峰面积或目标峰面积的稳定性。需要全面考虑,不可一概而论。
 
虽项目相同,但是其配制方法、配制浓度、配制溶剂不同,存放条件不同的,均需要分别进行溶液稳定性考察。以验证样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在此配制方法、此溶剂配制此浓度,在此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的稳定性。
 
2.需要进行溶液稳定性考察的溶液
 
凡在定量计算中涉及到、应用到的数据,均应验证其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即产生此数据的溶液的稳定性。
 
例如:在运用外标法进行计算时,含量(CX)=CR*(AX/AR),其中CX为供试品溶液浓度;CR为对照品溶液浓度;AX为供试品溶液目标峰峰面积;AR为对照品溶液目标峰峰面积。由计算公式中应用到的AX和AR可知,对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均需要进行溶液稳定性试验考察。以保证在进样时间内,供试品和对照品产生的目标峰峰面积数据是准确、可靠的;不因进样时间不同,溶液稳定性差,导致不同时间测定的峰面积不同,计算得到的结果不同。同理可知,在运用内标法时,应进行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在运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时,需进样主成分对照溶液和样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在运用面积归一化法时,只需对样品溶液进行稳定性考察,计算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变化。
 
很多的原料药品,它是不含有任何辅料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状态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果在制劑的情况下,因为在供试品溶液中含有了一些辅料,导致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的状态存在差异性,此为“基质效应”。所添加的辅料当中,可能会有物质具有干扰性,可能促进主成分降解、杂质增加等。这也是为何要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进行同时验证的原因。
 
此外,因部分法定标准品、对照品等标准物质价格昂贵,有些甚至只有进口才能购买。同时《中国药典》0291国家药品标准物质通则中强调,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单元包装一般供一次使用,标准物质应临用前配制,否则,使用者应证明其适用性。当需要配制此类对照品或标准品溶液,保存至2~8℃或其他适宜条件下长期使用时,如30天,应证明其适用性,应重点考察其溶液稳定性。
 
3.溶液稳定性试验的考察时间选择
 
溶液稳定性考察的时间范围,应完全包涵、覆盖日常检验分析所需要用到的时间。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特殊情况、多批次大量检验情况等,适当制定溶液稳定性考察的时间范围;但也不是越长越好,耗费人力物力,需综合考虑。
 
考察配制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至少8小时。8小时稳定的,各论中不必规定溶液配制后的进样时间;6小时稳定但8小时不稳定的,各论中应规定溶液配制后的进样时间;4小时不稳定的,各论中应规定临用新制或配制后立即进样;2 小时不稳定的,应考虑更换溶剂[3]。
 
例如:一般在对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的时候,采用HPLC检测方法,可对其进行将近12个小时的稳定性考察。采样的时间在前期的时候,间隔时间需要短一点,在后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间隔,一般可选点为0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和12小时等。
 
因部分法定标准品、对照品等标准物质价格昂贵,对法定标准品、对照品溶液考察稳定性的,可选0天、3天、7天、15天、30天等。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实际范围。
 
4.溶液稳定性试验的验证方法和评价指标
 
对于考察时间相对短的(如12小时内),可采用同一系统环境进行,即保持流动相、色谱柱等试验条件不变,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连续不间断运行情况下,在各采样时间点重复进样同一溶液。通过采集各采样时间点目标峰面积,进行计算和评价,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置信区间或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对于待测成分含量100%的含量测定,一般计算的结果RSD不超过2.0%,就可说明此药物溶液的稳定性是很好的;反之,则说明稳定性是差的。在基质复杂、组分含量低或多成分分析中,可接受范围可适当放宽;同时应考虑仪器进样误差。
 
对于考察时间相对较长的(如30天,法定标准品、对照品溶液考察稳定性),使用不同系统环境进行,即在不同时间点,使用重新配制的流动相进行试验。样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依据方法进行配制,在室温或其他条件下(如冰箱2 ~8℃ ) 储存适当的时间。每个间隔点,用新鲜配制的标准品溶液做对照,测定储存的样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测定结果与初始结果进行比较,符合接受标准便可确认样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在规定储存时间是稳定的。通过采集各采样时间点目标峰面积,进行计算和评价,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置信区间或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
 
对于有关物质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应重点关注降解杂质、毒性杂质等杂质的变化情况,还有新杂质的产生情况。药物溶液稳定性仅通过对主峰峰面积变化的观察还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结合归一化法观察主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百分比的经时变化和每个杂质峰面积、杂质总峰面积和分别占总峰面积比的变化,并结合观察是否有新杂质峰产生来实现。主要是因为当药物有微量降解的时候,主峰峰面积是很大的,而且仪器进样也存在误差,药物的微量降解通过主峰峰面积的百分比、各杂质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和杂质的产生进行验证,相对值能非常清晰的表现出来。
 
5.关于药物溶液稳定性试验的注意事项及价值研究
 
第一,在对药物溶液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时候,还可以对溶液pH值稳定性进行考察。正常情况下,pH值测定时溶液的配置方法和限度范围是有一定参考标准的,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自行建立相应的标准。在此过程中,建议要考虑主药所用的溶剂,配制的溶液的pH值是否一直处于稳定性状态,同时需要做好10分钟的连续记录。如果pH值所呈状态不稳定,那么想要实現溶液稳定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配制溶液pH值不稳定的时候,需要对溶剂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一直到稳定为止。
 
第二,药物溶液稳定性不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根据主成分的结构,去选择稳定的溶剂。如当主药具有酸性的时候,最好是选择酸性溶液;其二,如果降解程度还可以接受,也不会给最终的试验结果带来重大影响,则可以在质量标准中明确注明,需要在溶液配制后及时进样或进样时限,避免因为时间问题而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对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和溶出度检查,可以选择UV测定法来实现,此方法在检查过程中,只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相关溶液的吸收度是否稳定进行判断即可。
 
第四,在对12个小时后的药物溶液稳定性进行试验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因为溶剂的挥发给峰面积带来的影响,应有必要的措施防止此类影响。
 
第五,药物溶液稳定性的好坏,必须质量标准中进行体现。若需要在溶液配制完成以后立即进样,在药物溶液不稳定的时候,也没有及时进样,那么是会影响到最终测定结果的,可能导致有关物质超出限度,进而给后续一系列的环节带来错误判断,如生产、流通以及检验等等。药物溶液稳定性考察的验证是非常重要的,各药品研发、生产、检验机构或企业和人员提高重视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详细阐述了关于药物溶液稳定性实验的验证方法与价值研究,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药物溶液稳定性实验的重要性,它的验证方法和过程是需要研发和实验人员高度重视起来的。同时,要知道药物溶液稳定性与试验的准确性和最终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是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只有仔细分析和研究药物溶液稳定性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才能达到稳定性目标。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