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2-13 15:27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钢坯的加热制度尤为重要,若加热制度不当容易导致钢坯出现过热过烧现象,进而影响生产质量。因此,为了优化Q235B 钢的加热制度,对Q235B钢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试验,从分析其力学性能、断口以及金相组织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入手,研究Q235B钢过热、过烧的起始温度。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Q235B钢化学成分实测值与国家标准对照见表1。由表1可见,试验用Q235B钢的化学成分符合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的要求。
截取Q235B铸坯试样,进行热处理试验。试验温度的设定:根据Q235B 钢的一般加热温度1200~1320℃和本热处理炉最高温度限制1380℃,共进行11组不同温度热处理试验,每组温度取6个试样( 其中3个制备拉伸试样、3个制备金相试样) ,具体热处理试验方案见表2。
将热处理后的试样( 每个加热温度下3个) 加工成拉伸试样( 见图1) 。加工后的试样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分析强度、伸长率与加热温度的关系;拉伸试验后,选取典型断口,采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确定断口形态与加热温度的关系。
将热处理后的试样( 每个加热温度下3个) 加工成金相试样,磨制、抛光后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观察显微组织与晶界状态;评定奥氏体晶粒度,分析奥氏体晶粒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拉伸试验检测结果
拉伸试验力学性能见表3。强度、伸长率与加热温度的关系曲线,分别见图2和图3。
如图2所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整体变化趋势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1320~1380℃区间强度升高显著。如图3所示,伸长率在1320℃时显著降低,1180~1300℃时伸长率在24%~27%,1320~1380 ℃时伸长率在19%~21%。此外,由图2和图3可见,抗拉强度曲线数据变化平稳,屈服强度与伸长率数据有些波动,这是由于抗拉强度的测量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屈服强度与伸长率的测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整体看强度上升和伸长率下降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2.2金相检测结果
金相试样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测得各个温度下的平均奥氏体晶粒尺寸见表4。平均奥氏体晶粒尺寸与加热温度关系曲线见图4。
由图4可见,平均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320℃时平均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显著,并在1380℃时也未见减小趋势。不同温度下,观察试样回火前与回火后的显微组织见图5、图6。试样回火前的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晶界铁素体(图5) ,且加热到1380℃时观察晶界状态没有发现烧熔现象。试样经630℃、保温3h回火后,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图6) ,晶界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2.3断口分析
选取1180℃、1300℃、1380℃的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温度的断口形貌见图7。由图7可知1180℃、1300℃、1380℃的断口性质为韧窝的延性断口,1180℃断口的极少量韧窝内有硫化物颗粒,1300℃断口的局部区域韧窝内有硫化物颗粒,1380℃断口的韧窝内普遍分布着硫化物颗粒,且韧窝较浅,说明塑性较差,但未发现晶界烧熔现象。对1380℃断口韧窝内的硫化物颗粒进行能谱分析,由图8可知韧窝内硫化物颗粒的主要元素是Fe、Mn、S。
3、 讨论
在国际学术界过热与过烧没有严格的区分,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倾向于过热是硫的行为,过烧是磷的行为。过热钢的显微特征的本质变化在于原奥氏体晶界上化学成分的变化,一般钢在加热到过热温度以上,硫在晶界上发生偏析或产生大量细微MnS粒子的晶界沉淀,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性能突变; 而钢过烧时可使原奥氏体晶界局部或全部烧熔,过烧钢中往往能观察到晶界熔融空洞,晶界上不仅存在硫的严重偏析或硫化物沉淀,更主要的是存在磷的严重偏析或磷化铁薄片沉淀,引起晶界败坏。
性能检测发现:从1180~1380℃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1320~1380℃强度升高显著;伸长率在1320℃时显著降低。金相分析发现:显微组织无异常,回火前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晶界铁素体,回火后为回火索氏体,且在加热至1380℃时晶界上未发现熔融空洞;奥氏体晶粒在1180~1300℃随着温度升高长大缓慢,在1320~1380℃随着温度升高长大迅速;并在1380℃时也未见减小趋势。扫描电镜分析发现:1180℃和1300℃的断口只有个别区域韧窝内有硫化物颗粒,而1380℃断口韧窝内普遍有硫化物颗粒,但未发现晶界烧熔现象。
材料在1320~1380℃随加热温度增加强度显著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迅速长大。从1320℃开始强度随温度增加显著升高,这是由于基体内的硫化物在高温下熔解,冷却时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晶界状态发生改变,致使强度上升; 而奥氏体晶粒从1320℃开始随温度升高迅速长大,这是由于随温度升高硫化物等第二相小颗粒的晶界钉扎作用减弱,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由1180℃和1300℃时断口只是局部区域的韧窝有硫化物颗粒,而1380℃断口韧窝普遍有硫化物颗粒,可证明随温度升高硫化物熔解,形成基体过饱和硫的固溶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沿原高温奥氏体晶界析出。
4、 结论
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Q235钢的强度、伸长率和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在1320℃时发生突变,且加热至1380℃时也未发现晶界熔化现象,说明在1320~1380℃范围试样只发生过热没有过烧。1320℃为Q235B 钢的过热起始温度。
来源: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