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许达哲:在创新发展中谱写核工业的新篇章

嘉峪检测网        2015-09-13 07:50

 
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 许达哲
 
  对于中国核工业来说,1月15日,是一个“大日子”。1955年的这一天,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创建核工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发轫。
  
  60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核工业在探索中前行、在砥砺中成长、在发展中壮大,逐步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主创新为核工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顾中国核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自主创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困难、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各方面百废待兴。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造出“争气弹”,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以强烈的创新自信,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限制,突破关键性技术难关,和成千上万的核工业人一道,铸就了共和国的坚强盾牌。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在世界核武器国家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1971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奠定了我国的世界大国地位,撑起了民族自立的脊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60年来,一代代核工业人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建成中国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等一大批研发平台,实现核燃料循环关键环节技术重大跨越,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掌握铀矿勘查千米深度“攻深找盲”能力,取得了核物理、等离子体与激光技术、冲击波与爆轰物理等诸多领域的重大成就。核工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一大批素质过硬、勇于创新的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由此脱颖而出,汇聚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设计和建设队伍。
  
  今天,中国核工业仍然走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战线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在不断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作为现代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尖端科技力量,核工业必须把握创新驱动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我国完整核工业产业链的优势,更加注重核科技创新,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提升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搞好技术储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要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原始创新,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提高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核工业体系的整体效能。重点打造一批战略地位突出、创新力量雄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型重点实验室,完善核工业创新平台体系。下大力气攻克制约核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保障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的绝对主导和自主可控,推动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军民融合为核工业发展开辟有效途径
  
  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天职,民以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我国核工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确保国家战略安全,是党和国家赋予核工业的首要职责。我国在较短时间内以有限次数的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为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工业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核工业在强军的同时,重点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核能和平利用成为新主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核工业已成为军民结合产业的标杆,核能也已成为我国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秦山一期核电站建成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站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核电约占我国发电量的2.2%;在建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2800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核电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形势下,我国核工业将继续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推动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核科学技术、民用技术之间的统筹衔接,推进军用技术、能力、资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按照创新、开放、融合的思路,逐步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体系;提高核电作为主要清洁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加大核技术应用产业的扶持力度;深化和拓展“民参军”,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核能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军转民和军民结合型产业化发展,促进国防建设、军工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的深度融合,最终形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核工业体系。
  
  开放合作为核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网络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核工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1984年,我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拉开了核工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幕,在多边和双边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目前,我国先后与2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并在核电、核燃料、核安全、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动核出口。向美国、日本、韩国等供应核燃料,为巴基斯坦和阿尔及利亚建造核电站及实验堆,向加纳等多个发展中国家出口微型反应堆,实现了我国向核出口国的跨越。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严格履行核不扩散国际义务。1992年,我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随后,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桑戈委员会等主要国际防核扩散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防扩散进程。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推动高铁和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的战略规划指引下,核工业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扩大合作范围,稳固合作通道,加快“走出去”步伐。以推进海外铀资源开发为重点,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全球铀资源勘查。开拓长期稳定的天然铀贸易渠道,切实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推动完成“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CAP1400等示范工程建设,促进自主核电技术的海外推广。深化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国际热核试验堆组织、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等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
  
  安全运行为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核安全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全面阐述了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作出了坚定不移地增强核安全和核安保能力的庄严承诺。
  
  我国核工业发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创建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核电站、研究堆保持安全运行,在建核设施的安全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正在开展的第三代核电建设,以及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提高了核能发展的本质安全度。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较为完备的核安全、核应急及核安保管理体系,核材料做到“一克不少,一件不丢”,为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核安全及核应急水平,我国正在按照全球最高的安全标准新建核电项目。2013年6月,发布了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增强国家核应急响应能力。我国不断加大核安保投入力度,实施核设施实物保护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核安保水平。积极落实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项目,预计2016年可以投入使用,将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核安保人员培训、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核能的快速发展,对防扩散、核安保、核安全、核应急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安全至上”的理念必须贯彻始终。我们将继续创新管理方式,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加强核事故应急体系的建设,加强核安全教育,建立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提高我国核设施的固有安全性,真正实现新时期核工业稳定、高效、安全发展。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过去的六十载岁月,见证了几代中国核工业人筚路蓝缕的坚实脚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融合发展,将核工业植根于国家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坚持开放发展,将核工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推进;坚持安全发展,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我们将以改革为动力,瞄准建设有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目标,深入研究论证统筹核工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不断谱写核工业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分享到:

来源:国防科工局网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