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华为推行的产品研发模式IPD的定义和三大重组

    目前,业界对IPD的一般理解是: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是一套领先的、成熟的产品开发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它是根据大量成功的产品开发管理实践总结出来的,并被大量实践证明的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

    2018/09/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检测试验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检测试验中,经常会出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者区别何在?有哪些相通之处?

    2015/01/11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色谱分析常用定量方法

    色谱定量分析,顾名思义就是色谱分析方法来测定组分的含量,主要分为面积百分比法、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和标准加入法

    2019/12/27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实验方法的检测限、定量限及其验证

    本文试图从定义、测量方法、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简单的讨论,为分析方法验证活动中检测限和定量限的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05/28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LC-MS/MS定量分析的4个步骤

    本文主要整理LC-MS/MS定量分析的思路。

    2020/10/27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药物的晶型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药物的晶型对制剂的稳定性、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仅定性分析原料药或制剂中的晶型不可以满足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为了测定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晶型的含量(特别是容易发生转晶变化的晶型),从而更为精准的控制药品的质量,对于晶型药品质量控制应优先选择定量分析方法。

    2021/03/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研究中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根据杂质与主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校正因子来确定。若杂质与主峰的吸收波长基本一致,采用自身对照法或峰面积归一化法;若杂质与主峰的吸收波长有差异,校正因子在0.9~1.1之间时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0.2~5.0范围内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的定量方式,须用校正因子进行校正;0.2~5.0以外时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

    2021/07/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检测限、定量限、报告限、忽略限有什么区别?

    本文主要介绍了检测限、定量限、报告限、忽略限的区别。

    2022/04/25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Hologic宣布FDA批准Aptima巨细胞病毒(CMV)定量测定

    上周,Hologic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其Aptima CMV定量测定法,用于量化实体器官或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巨细胞病毒(CMV)的病毒载量。从FDA在2000年代初批准用于HIV-1和HCV的定性NAAT开始,Hologic的病毒载量产品组合在美国拥有创新和领导地位,而此次Aptima CMV定量测定法的获批也再一次对雅培和罗氏提出了挑战。

    2022/05/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标准曲线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误区

    分析检测的首要任务是定性和定量,定性可以说是有和无的问题,定量是提供待测物质含量范围的一个过程,这当中包含了任何定性定量都有不确定度的含义。而普遍采用的标准曲线已然是分析检测中的常规工作,本篇内容主要探讨标准曲线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误区,结合数据处理版面关于标准曲线的问题交流,以期答疑解惑、共同精进。

    2022/08/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