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研究人员进行了具有不同参数的低速冲击试验,并利用冲击能量和层压板厚度等信息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预测冲击力、位移和吸收能量等冲击特性。
2024/10/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作者基于手性结构和内凹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负泊松比多孔结构。
2024/10/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与界面破坏模式
2024/12/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超疏水还原氧化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海绵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
2024/12/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疲劳和蠕变损伤相互作用的疲劳-蠕变损伤模型,适用于高温循环载荷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025/01/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将PPS/SGF(短玻纤)复合材料和PPS/LGF(长玻纤)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其中PPS/LGF复合材料采用熔融浸渍工艺制备及PPS/SGF复合材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造粒工艺制备,采用熔融浸渍工艺的原因在于浸渍模具内实现纤维束的浸渍,并且对纤维不造成损伤。最后,通过两者力学性能的数据对比,为应用端科技人员在选择材料时提供技术支撑。
2022/08/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新药研发先导化合物发现中的运用,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种核磁共振技术需要大量15N同位素标记的结合蛋白,另外结合蛋白的分子量大都在40KD以下等一系列技术限制,不过可喜的是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两种不需要15N标记蛋白的新方法-一维驰豫编辑和扩散编辑NMR方法[6],弥补了这种方法的不足。
2021/0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自然界来源丰富、获取容易的天然花粉粒进行改性,制备具有空心结构和大孔表面的磁驱动无机微粒材料,用于油水分离和血脂吸附。该工艺得到的吸附剂表现出两亲性特质,且表面孔隙率较高、生物相容性显著,具备对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出色吸附能力,为环境油污处理和高脂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
2021/02/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为确保产品安全性和功效,蛋白质治疗制剂必须在制造之后以及指定的保质期结束时,还能够达到所规定的质量特征。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会影响生物制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尤其是生物制剂长期保存在密闭的容器系统中之后,温度,光线以及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搅动可能会使得生物制剂发生变化。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蛋白质是具有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特征和较大的分子实体
2021/03/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小鼠皮肤组织蛋白提取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2024/09/30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