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PTCA球囊的研发进展及不同特征

    四十四年前年Gruentzig完成医学史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并获得成功,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即使到现在PTCA依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器械。虽然冠脉支架已经成为PCI焦点,但球囊仍然是血管重建和支架扩张不可或缺的组成。根据idataresearch在2020年最新分析,美国每年进行的PCI超过965000例。

    2021/03/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适用于任何CT及荧光内镜的介入机器人获FDA批准

    Interventional Systems (iSYS) 2020年6月29日宣布,MicroMate ™世界上最小的经皮手术机器人,获得了FDA 510(k)许可,允许该机器人在美国上市。为这家欧洲公司即将开始在美国建立的业务铺平了道路;该机器人已通过其合作伙伴公司 Fusion Robotics 在美国脊柱融合领域开展业务,几乎可以执行所有非侵入性图像引导程序。

    2021/06/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FDA批准的首款手持式数字化X光机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C型臂出现,让影像学进入发展快速通道,X射线不在局限于诊断,对介入手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C臂机(DSA),犹如人没有双眼,绝大多数的介入手术将无法开展。

    2021/11/0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是进行血管介入手术的一类机器人,目前泛血管手术机器人主要运用于冠状动脉、脑血管、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我国心血管手术量巨大,手术机器人的参与度低,且当前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尚无产品在国家药监局获批,竞争尚未激烈。

    2022/08/17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可降解医用材料的发展与应用,覆盖心脏瓣膜、冠脉支架、药物输送等

    未来可降解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必将是针对特定的生物医学应用来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和技术的组合。可降解医用材料的研制要适应下游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需求,研发新一代血管支架、神经修复导管、骨组织人工修复材料等产品,探索瓣膜、肝、肾等组织和类器官的人工构建,积极推动生物3D打印技术的应用。

    2022/06/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可回收三尖瓣反流填充修复装置

    经导管三尖瓣修复将是未来三尖瓣主要技术手段,现在发展非常快。尤其是以爱德华和雅培代表的经导管的缘对缘修复技术。其它经导管修复技术如瓣环成形术、反流填充修复等也在快速发展。

    2021/11/15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生物静脉瓣VenoValve:公布FIM长期临床结果 30月反流平均改善为 55%

    VenoValve是一种生物静脉瓣,用于纠正或减少深静脉系统内的静脉回流。VenoValve包括由金属支架和生物瓣膜组成,金属支架将允许将生物假体直接通过外科手术插入股深静脉。

    2022/02/27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VALFIX:基于多线缝合的经导管二尖瓣瓣环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是一种疾病,其中心脏的二尖瓣(由两张瓣膜组成)无法正常关闭,从而导致血液流回左心房。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导致一系列可怕的并发症,包括肺充血和心力衰竭。

    2022/05/07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创新生物材料和器械取得新进展

    本文介绍了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心血管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心脏封堵器和抗心衰可注射水凝胶等系列创新生物材料和器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2022/06/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ShortCut:有效预防TAVR术引发冠状动脉闭塞

    TAVR手术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病变主要手段之一,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手术量都在不断放大。尽管TAVR手术量越来越大,但是TAVR手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很严重问题,便是TAVR手术引发的冠状动脉闭塞(CAO)。

    2022/07/2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