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基因毒性杂质也称遗传毒性杂质或致突变杂质,在极低的浓度下即可诱导基因突变,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近期接连不断的基因毒杂质事件使业界对其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2020/09/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遗传毒性杂质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诱导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排,因而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在缺乏杂质安全性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在EMA,FDA以及ICH发布的指导原则中均将警示结构作为区分普通杂质和潜在遗传毒性杂质的主要标志。本文就警示结构的起源、发展和识别进行简要论述。
2022/02/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目标、监管机构对于各阶段研究内容的期望以及各药企的常规做法。化学合成原料药的杂质研究主要包括工艺杂质,如中间体、副产物、遗传毒性杂质、残留溶剂和元素杂质。强制降解试验常用于研究原料药和制剂的降解杂质。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不同阶段开展强制降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度。
2022/03/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 QbD)作为现代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由著名质量管理学家Juran于1985年提出。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品管理中引入此理念。此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陆续颁布了Q系列指南文件。
2022/07/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按有机溶剂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危害, ICH将有机溶剂分为避免使用、限制使用、低毒和毒性依据尚不足四种情况。因残留溶剂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故需对其进行研究。
2022/08/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制剂开发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将伴随药物研发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各研发阶段策略及投入程度的变化,制剂工艺研发的策略与工艺落地点阶段性把握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中国新药审批步入ICH标准、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已正式启动的大背景下。新药研发企业和人员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交流。
2023/01/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022.05.24 ICH发布了Q14 Analytical Procedure Development 分析方法的开发,以及Q2修订版Q2(R2)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分析方法的验证两份征求意见稿,提出分析方法的开发及验证应遵循AQbD(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
2023/0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分析不同监管机构先前实施的法规与最终协调一致的ICH 指导原则存在的差异,了解指导原则的起草、颁布及后续不断完善的整个过程,更能深刻的理解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对研发高质量药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023/03/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基于ICH Q3D(R2)梳理总结了元素杂质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原则,从审评角度分析了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建立过程中的基本考虑,就元素杂质研究中的重点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2023/10/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ICHM7(R2)问答的起草背景,对其进行介绍和解读,并阐述与ICH M7 相关的非临床研究关注点,以促进药品研发企业理解和运用该指导原则,控制药品杂质的致癌性风险。
2024/12/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