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形态分析专业术语
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0-05-27 10:58
元素的化学形态与其毒性、生物可利用性、迁移性密切相关,因此痕(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研究在环境科学、生命科学、食品安全、药学、微量元素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那么,如何进行元素形态分析呢?分析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环境样品中元素的形态信息可用于环境危害性评价,阐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
生物样品的元素形态分析有助于人们从元素化学形态水平上了解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探讨与健康和重大疾病相联系的痕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变化等。
金属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引起的金属物种的变化研究,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指导新药物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食品科学及营养学领域,元素形态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体吸收和生物可利用性与元素化学形态之间的关系,以便改善人体必需元素或降低有毒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
弄清元素的化学形态与毒性的关系对于制订商品中有毒元素限量的新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元素形态分析专业术语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于2000 年统一规定了痕量元素形态分析的定义( IUPAC Guidelines for Terms Related to Speciation of Trace Elements)
化学物种(chemical species):化学元素的某种特有形式,如:同位素组成,电子或氧化状态,配合物或分子结构等。
元素形态( speciation):一种元素的不同物种在特定体系中的分布情况。
形态分析(speciation analysis):识别和(或) 测定某一样品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物种的分析过程。这些化学物种可以通过核(同位素)组成、电子或氧化态、无机化合物和配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和高分子配合物等形式的不同而相互区分。
分步提取(fractionation):又叫顺序提取,根据物理(如粒度、溶解度等) 或化学性质(如结合状态、反应活性等) 把样品中一种或一组被测定物质进行分类提取的过程。
形态分析三个不同的层次 :
氧化态的区别,如 Fe(III)/Fe(II) 、 As(V)/As(III)等。
有机形态化合物,如各种有机铅、有机汞、有机砷及其他有机金属化合物。
通过配合键与配体形成的稳定或不稳定络合形式的形态。
形态分析的方法
分离-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
有机质谱技术;
非色谱分离形态分析技术;
电化学形态分析技术;
直接形态分析技术(固体形态分析技术)。
1、分离-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
高效分离技术如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与原子光(质)谱分析技术联用仍是形态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手段。其中接口技术一直是联用技术研究的焦点。GC、HPLC、CE、SFC与AAS、AES、AFS、ICP-MS联用。
分离 技术 |
检测手段 |
适用元素 |
缺点 |
GC |
AAS、AES(ICP-AES、MIP/AES)、MS(ICP/MS) |
挥发性金属有机化合物 |
对难挥发物质需衍生化 |
HPLC |
AAS、AES(ICP-AES)、MS(ICP/MS) |
高沸点和热不稳定化合物 |
大量有机溶剂的引入抑制了ICP- MS 的灵敏度,缓冲抑制了ICP- MS 的灵敏度,缓冲液中的盐类及大量有机物质可能阻塞进样系统和接口锥孔 |
SFC |
AESG(ICP-AES、MIP-AES)、MS(ICP/MS) |
金属螯合物 |
不适用于无机态金属 |
CE |
AES(ICP-AES、MIP-AES)、MS(ICP/MS) |
通用性 |
受进样量限制而灵敏度低 |
2、有机质谱技术
无机质谱(如ICP-MS)的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和分析速度快等优点,缺点是无法给出分析物的结构信息。在缺少标准物质的情况下,无法鉴定分析物的结构。
有机质谱能够得到物质的分子质量和离子碎片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推断分析物的结构。
将能获得丰富结构信息的HPLC-MS与能准确、灵敏定量的ICP-MS联机使用,可以完成复杂的形态分析。比如,HPLC或CE结合ICP-MS与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平行检测已经成功应用于金属硫蛋白中金属络合物的表征。
3、非色谱分离形态分析技术
优点:不需要色谱分离,费用更低;在分离的同时进行富集,灵敏度更高;分离速度快,对不同物种平衡的扰动低。
种类:基于不同物种对检测器响应差异的比例方程法;溶剂和固相萃取;配位反应;沉淀和共沉淀;基于氧化还原态的分离;蒸馏或挥发;组分离法。
典型代表:金属元素的顺序提取。模拟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用一系列选择性试剂,按照结合性从弱到强的顺序连续溶出不同结合相的金属物种。可以提供土壤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对水体的潜在影响的信息。Tessier法和BCR法。
4、电化学形态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简单、经济和灵敏等特点,而且便于原位和在线分析,避免试剂污染和容器吸附所导致的损失。
用于元素形态分析具有以下优点:便于调制且费用低,可开发长期自动监测的常规方法;便于集成为生物分析传感器的检测器;可以高分辨率地记录环境界面(如底泥-水,生物膜-水和空气-水)的变化;可以实现价态分析和多元素同时检测。例如伏安法用于金属离子的价态分析。
5、直接形态分析技术(固体形态分析技术)
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原子、分子和晶格吸收的特定能量可以在原子水平反映物质结构,因此利用微区和表面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固体样品的直接元素形态分析,获得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的信息。
活化分析,如中子活化分析;X射线法,如X射线荧光、X射线吸收光谱、 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散射;磁波谱类方法,如核磁共振技术、电子顺磁自旋共振、穆斯堡尔谱;电子技术,如扫描电镜- X射线能量散射、扫描透射电镜、俄歇电子能谱;振动光谱,如红外、拉曼光谱;激光烧蚀ICP-MS。
举例:X射线吸收光谱用于研究As(Ⅴ)在萝卜中的吸收、传输和转化;核磁共振技术用于研究植物体内金属配合物的原位结构,发现荞麦叶片含有Al和草酸的复合物,并且以1:3形式存在。
形态分析的举例
例1:砷的形态分析
环境中砷存在的形式:
环境介质 |
|
砷的形式 |
形态 |
土壤 |
|
无机砷 |
|
海洋生物 |
海带 |
有机砷 |
无毒的砷糖 |
鱼 |
有机砷 |
砷甜菜碱 |
常见砷化合物的毒性:
Arsenic species |
Formula |
LD50 mg/kg |
Arsenite |
HAsO2 |
14 |
Arsenate |
H3AsO4 |
20 |
Monomethylarsonic acid (MMA) |
|
1800 |
Dimethylarsinic acid (DMA) |
|
2600 |
Trimethylarsine oxide (TMAO) |
|
10600 |
Arsenobetaine (AsB) |
|
>10000 |
Arsenocholine (AsC) |
|
6500 |
Tetramethylarsonium ion (TMAs+) |
|
890 |
例2: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顺序提取
1、Tessier 法:1979年 由Tessier 提出的土壤、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元素顺序提取法。
(1)可交换态
指交换吸附在沉积物上的粘土矿物及其他成分,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锰、腐殖质上的重金属。由于水溶态的金属浓度常低于仪器的检出限,普遍将水溶态和可交换态合起来计算,也叫水溶态和可交换态。
(2)碳酸盐结合态
被碳酸盐吸持部分,该部分对p H 变化敏感,于约p H 5 碳酸盐溶解时被释放。
(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还原态)
指水体中重金属与水合氧化铁、氧化锰生成结核这一部分。通过将Fe 、Mn 还原为可溶性低价态,可释放该部分结合的金属。
(4)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可氧化态)
指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以不同形式进入或包裹在有机质颗粒上同有机质螯合等或生成硫化物。在氧化条件下,这些有机物可降解,释放出所结合的金属。由于氧化条件下某些硫化物也可能被氧化为可溶性硫酸盐,该步也有可能释放部分金属硫化物。
(5)残渣态
指石英、粘土矿物等晶格里的部分,可用HF、HClO4等复合强酸分解。
以1g样品为例:
Tessier方法的局限性:
在可溶态提取步骤中,有可能导致元素结果偏高。由于Cd和Cl形成的化合物在高浓度氯化物介质中相当稳定(lgk值介于1.98-2.4之间),导致可交换态结果明显偏高。提取剂缺乏选择性,提取过程中存在重吸附和再分配现象。缺乏统一的标准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差。
2、欧共体BCR(SM&T)法
欧共体标准局BCR( 现名欧共体标准测量与检测局SM&T)为解决由于不同的学者使用的流程各异,缺乏一致性的步骤和相关标准物质,世界各地实验室之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等问题, 在Tessier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BCR三步提取法。
BCR提取方法按步骤定义为弱酸提取态(B1态):水溶态、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可还原态(B2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可氧化态(B3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
为加强对分析质量的控制,还用该方案研制了沉积物标准物质BCR601,并组织欧盟8个国家20余个实验室参加,进行了2轮比对实验。
实验室间的比对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通过长期的研究证实了BCR方案良好的重现性。
比对实验对提取溶液的检测技术主要为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电热原子吸收法( ETAAS )、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和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根据数据分析,ICP-MS的可接受数据比例最高。
BCR法流程: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了形态分析样品的处理方法。
元素分析在化学,材料学,环境检测、食品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鉴定被测物质的元素(或离子)组成,测定各组分间(各种化学成分)量的关系,是实验室里必备检测技术之一。
来源:实验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