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嘉峪检测网 2021-09-27 23:10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非常常见疾病。其中DVT的发病率为88~112例/10万人年。首次发病后10年内VTE复发率为20%至36%。另外DVT是引发肺栓塞(PE)的主要原因,肺栓塞(PE)一旦发生轻则造成肺损伤,重则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目前肺栓塞已经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引起死亡排名第三位的疾病(美国每年有20多万多人死于PE相关的疾病,欧洲每年有54.4万人死于相关疾病)。很可惜是目前旨在降低PE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新技术却相对较少,其中抗凝治疗依旧是肺栓塞(PE)治疗的金标准。
对于DVT和PE引发的危害,波科开发出一款超声溶栓导管---EkoSonic,使血栓溶解更快、更安全。作为目前唯一上市的超声溶栓导管,波科对EkoSonic一直期待很高,期望通过EkoSonic提高肺栓塞生存几率,降低不良事件。为此波科决定开始一项大规模的随机性对照试验(HI-PEITHO),进一步证明EkoSoni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样国内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也开发出一款超声溶栓导管,尽管和波科的EkoSonic一样采用超声波加速血栓溶解。但是国立清华大学的超声溶栓导管依旧有着与波科很大差别。国立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将超声溶栓导管命名为超声漩涡溶栓导管(VorteSonic)。
VorteSonic
VorteSonic产生的超声波为旋涡状,不是传统阵型。这种不同的波形,得益于VorteSonic采用了仅有0.2cm的换能器组件和迷你探头。
再加上结合心血管导管技术,因此在进入肺动脉、下肢静脉后,能够产生如同漩涡般的超声波漩涡,在血栓周边产生强烈扰流,让血栓如同棉花般松开,从而使溶栓药物更有效率地卷入血栓内部,将血栓溶解成仅0.001厘米的微粒。
根据国立清华大学研究团队讲述灵感来源:“临床上曾看到一条血栓的长度就超过40厘米,如果仅靠药物慢慢溶解,成效有限且缓不济急,就像洗衣服如果只泡洗衣液,就算用量再多,清洁效力仍然有限,但如果加上洗衣机的旋转拍打,就可快速有效地将衣物洗净。”
VorteSonic以及在小动物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施加超声波涡流 10 分钟后,小鼠大脑中的血栓收缩 60%,证明了快速治疗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超声的反馈特性可用于实时治疗监测。
这不仅加快血管通畅,而且治疗变得更为安全。当然这只是小动物上效果。如果想要在人体上取得同样效果,VorteSonic还需要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仅要证明产品有效性,更需要证明产品安全性。同时也要证明其产品与波科的EkoSonic之间的优劣,期待国货能够比EkoSonic具有更佳临床效果。
根据研究团队介绍,VorteSonic已经在美国和欧盟申请专利。同时表示VorteSonic不仅仅可以用于DVT和PE。还能在体外应用,未来将可应用于脑卒中、冠状动脉栓塞等治疗。此外,VorteSonic未来也可望搭配微气泡药物释放,应用于帕金森氏症、癫痫等脑部疾病或神经性疾病的治疗。研究团队认为VorteSonic具有很广阔市场应用空间,如果技术可行大陆企业完全可以收购该技术,对于立志于创新的企业来说是否一个非常好选择。我们企业具有台湾企业无法具备资本、市场以及全球化视野,完全有能力将该技术推广至全球。毕竟台湾太小,技术未来市场运作完全缺乏资本和人才支撑。
来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