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2-10-14 23:35
我们都知道,热防护服不仅具有一般防护服的穿着性能,还必须具有在高温下安全保护人体的功能。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热源形式很多,如:火焰、接触热、辐射热、火花和熔融金属射流、高温气体和热蒸汽、电弧产生的高热等,所以对热防护性能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防热服的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用途和环境,防热服应具有不同的隔热、阻燃等热防护性能。常见的阻燃以及热防护服装类型有阻燃服、隔热服、电焊服和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等。
阻燃服
阻燃服是在接触火焰及炽热物体后,在一定时间内能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防护服。
阻燃服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可对粉尘、气体等迅速蔓延而发生的闪火进行防护,适用常规情况下工作环境中无明火或热源,但有潜在的风险的工作场景。
常见标准
EN ISO 11612 防热阻燃防护服
NFPA 2112 工业用个人防护阻燃服标准
GB 8965.1 防护服装 阻燃服
主要性能要求(GB 8965.1)
1. 热防护系数:皮肤直接接触 TPP≥126 /(kw·s/m²);皮肤与服装间有空隙 TPP≥250 /(kw·s/m²);
2. 阻燃性:续燃时间 A级≤2s、B级≤2s;阴燃时间 A级≤2s、B级≤4s;损毁长度 A级≤50mm、B级≤100mm;无熔融和滴落。
3. 断裂强力:超过200g/m²的产品≥450N,不超过200g/m²的产品≥300N。
4. 撕破强力:超过200g/m²的产品≥35N,不超过200g/m²的产品≥25N。
5. 透湿量:≥5000g/(m² · 24h)
6. 透气率:≥50/(mm/s)
7. 热稳定性:≤10%
隔热服
隔热服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防止熔融金属喷溅引燃服装,避免或减轻工作过程中的接触热、对流热和辐射热对人体的伤害。
常见标准
EN ISO 11612 防热阻燃防护服
GB 38453 防护服装 隔热服
主要性能要求(GB 38453)
1. 断裂强力:≥300N
2. 撕破强力:≥15N
3. 耐光色牢度:≥3-4级
4. 阻燃性:应符合GB 8965.1中B级要求
5. 隔热性:
对流热 B1 :4s≤CHTI 24<10s;B2:10s≤CHTI 24<20s;B3:CHTI 24≥20s
辐射热 C1:7s≤RHTI 24<20s;C2:20s≤RHTI 24<50s;C3:50s≤RHTI 24<95s;C4:RHTI 24≥95s
接触热 F1:5s≤阈值时间<10s;F2:10s≤阈值时间<15s;F3:阈值时间≥15s
电焊服
电焊服主要应用与涉及电焊、切割的各个行业,是焊接工人工作时所穿的服装,在熔融小金属飞溅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防护。
常见标准
EN ISO 11611 焊接和相关工艺用防护服
EN 470 焊工及相近工种热防护服
GB 8965.2 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2部分:焊接服
主要性能要求(GB 8965.2)
1. 断裂强力:≥450N
2. 撕破强力:≥25N
3. 阻燃性:续燃时间 A级≤2s、B级≤4s、C级≤5s;阻燃时间 A级≤2s、B级≤4s、C级≤5s;损毁长度:A级≤50mm、B级≤100mm、C级≤150mm;
4. 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经15滴金属熔滴冲击后,试样温升≤40K;
5. 透湿量:≥6000g/(m²•24h)
6. 热防护性:A级:皮肤直接接触≥126 TPP/(kw·s/m²),皮肤与服装间有空隙≥250 TPP/(kw·s/m²);
Wazau SPT1 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分析仪
TEXTEST FX3180 水蒸汽透过率分析仪
消防服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又叫消防战斗服,是消防员进行灭火战斗时穿着的专用服装,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颈、手臂、腿进行热防护。
常见标准
EN 469 消防员防护服
NFPA 1971 美国建筑灭火中消防员的全套装备标准
XF 10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主要性能要求(XF 10)
1. 整体热防护性能:TPP≥28/(kw·s/m²),无熔融、脆裂和收缩
2. 阻燃性:续燃时间≤2s;损毁长度:≤100mm;无熔融和滴落
3. 表面抗湿性:沾水等级≥3级
4. 耐静水压:≥50 kPa
5. 透湿率:≥5000g/(m²•24h)
6. 逆反射系数:
反光标志带的逆反射系数应符合表2要求
7. 断裂强力:外层材料≥650N;舒适层材料≥300N
8. 撕破强力:≥100N
性能评价
常见的阻燃以及热防护服装的防火隔热性能通过有限火焰蔓延(阻燃性能)、接触热、对流热、辐射热、抗熔融金属冲击、热稳定性、熔融金属泼溅、TPP热防护测试和假人轰燃测试等手段来进行评价。
性能评价符合EN ISO 11611, EN ISO 11612和EN 469的防护服,按欧盟PPE法规依据其可达到的防护等级,可归为II类和III类个体防护装备,必须由欧盟授权的公告机构根据PPE法规(EU) 2016/425进行符合性评估后,才能使用CE标志进行销售。
产品如同时销往英国市场需要指定机构进行UKCA符合性评定,上市前获得UKCA证书。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