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嘉峪检测网 2024-05-14 08:13
导 读
分流进样是毛细管气相色谱的首选的进样方式,适用于大部分气体或液体样品的分析,尤其对未知样品或已知“较脏”的样品,使用分流进样,可保护毛细管柱,减小或避免色谱柱被污染的可能。该进样方式进样时,进入进样口的样品大部分被分流掉而没经过色谱柱,仅有少量的样品进入毛细管柱。分流比就是分流流量与柱流量的比值。例如,如果进入色谱柱的流量就是1mL/min, 分流流量为20mL/min, 那么分流比是20∶1。
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测定分流比和分流量?分流比对物质的分离测定又有何影响?
解答
1.一般实验时,常在10:1~200∶1之间调节分流比大小。但有时可选择更小的分流比,如静态顶空进样等;或选择更大的分流比,如微径柱快速分析。要选择分流比,首先要测定分流流量。分流比的测定,可先在分流出口用皂膜流量计测定分流流量,再测定柱内流量,二者之比即为分流比。因柱内流量很小,用皂膜流量计测定时误差较大,可通过测定死时间的方法计算柱内流量。当然,严格的说,要得到准确的分流比,两个流量应校正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实际工作中,更需要的是分流比的重现性,一般不需准确测定。有的仪器,可从工作站等直接读出分流比。
分流进样的优点:
(1)很容易自动操作。用自动进样法可以得到重复性很好的保留时间和精度较高的定量结果。
(2)在高分流比下(分流比高于100∶1),样品起始组分的谱带扩展很小,出峰尖锐。(3)在柱恒温和程序升温操作时,结果的重现性较好。
分流进样的缺点:
(1)当分析的样品组分浓度范围较宽、沸点范围较宽时分流的效果较差;
浓度低和沸点高的组分样品回收率低,定量的精密度差;
不适宜于痕量分析;
当在高分流比时,载气消耗量大,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依赖于进样的操作技术和重复性。因此,在建立样品的分析方法,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得结合实际需要,考虑是否用分流进样。如需分流进样,得选择合适的分流比。
分流比对物质的分离有一定的影响。分流比越大,越有可能造成分流歧视。所以,在样品浓度和柱容量允许的条件下,分流比小一些有利。分析样品时要选择最佳分流比,可提高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2.在分流进样过程中,选择分流比时,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如组分的沸点。
(1)高沸点样品,大多分子量及分子体积较大,其在气相中扩散速度相对较慢,而样品中较低沸点组分扩散速度相对较快。若采用大分流比,将使样品中低沸点组分较多优先分流出去,结果使得含量少的组分分析结果偏低,有的甚至不出峰;进样后,分流点处气相组成变化较大,易导致精密度下降。若采用小分流比,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提高精密度,但过小的分流比易使结果失真。
(2)对于低沸点样品,其分子量、分子体积较小,在气相中扩散速度较快,若采用小分流比,将造成样品主成分柱超载,如平顶峰,而产生误差;或者,导致主峰附近的小峰被“兼并”或不能基线分离,每次被“兼并”或分离不佳的程度不同,致使精密度下降,若采用稍大的分流比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
(3)确定分流比的流程如下:
首先从分析样品的性质,如高沸点还是低沸点样品,初步确定采用小的分流比,还是大的分流比。
确定分流比大小,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验优化。以高沸点样品为例,先在分流比相对较小的范围设置,只改变分流比,其他色谱条件不变。取一标准样品,预设分流比,如20∶1、40∶1、60∶1、80:1、100:1,进样分析,重复几次,以分流比为横坐标,不同分流比下测定的峰面积(或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纵坐标,作图。
当分流歧视等的图影响越大,峰面积(或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越大,可先初选出相对标准偏差较小的分流比范围。然后,再在这个区间选几个点,继续实验,由此类推,直至得到最佳分流比。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