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近日,一组增材制造康复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利用患者的干细胞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眼组织,这使得致盲性疾病机制的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该技术为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退行性视网膜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该团队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辖的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研究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
2023/0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015年6月25~26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主办、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3D打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5/07/09 更新 分类:培训会展 分享
高密度互连集成的需求是促使这些先进封装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封装和系统集成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提高先进封装的可靠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020/03/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澳大利亚研究机构CSIRO Lab22 增材制造实验室,应临床医生改进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需求,开发了一种通过选区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制造支架,该支架在设计自由度和可定制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
2020/06/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我们列举标准化领域的两大权威组织——ASTM International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发布的增材制造标准,并介绍SAE和国内目前正在制定和已发布的标准。
2021/04/2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相较于传统的材料成型或机械加工技术,增材制造(又称为3D打印)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采用原材料自动累加的方式来制造实体零件的方法,凭借一台设备能够制造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内部材料成分可变的产品,特别适合单件小批量和定制化产品的低成本制造。
2022/04/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王晓龙研究员团队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价交联网络和金属配位网络的双交联网络策略来制备刚度可调的弹性水凝胶.
2023/02/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来自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团队通过引入甘油来调节水的状态,开发设计了一种多功能二元甘油水凝胶生物墨水。该生物墨水以明胶作为基体,以确保生物相容性。明胶通过席夫反应与戊二醛交联,形成相对稳定的聚合物网络。
2023/02/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联合发表研究性文章:3D打印具有抗菌潜力的三元素掺杂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支架用于骨肉瘤治疗和骨再生。
2023/09/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基于ICH Q3D(R2)梳理总结了元素杂质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原则,从审评角度分析了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建立过程中的基本考虑,就元素杂质研究中的重点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2023/10/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